古德里安是希特勒不喜欢的德军名将 他在战争中坚守了啥底线

2019-12-18   掌心春秋

纳粹德国陆军大将古德里安,是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人物。

他虽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追随者和帮凶,却难得在人性和军人道德方面存有值得肯定的些许亮点。

由于古德里安在战争期间并没有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所以没有被英美法庭列为战犯,成为为数不多得到免罪追惩的德军将领。

战后,他仅被监禁三年就得到无罪释放,其后甚至还在原西德担任过军事顾问,帮助建立了西德军队防御体系。

德国人公认古德里安为装甲兵之父、“闪电战专家”。

二战期间,他在短期内将德国的装甲集团演练成欧洲第一军团,他指挥进攻迅速,作战果断,经常让对手触不及防,曾是盟军将领很怕遇到的对手。

回首当年二战的欧洲战场,纳粹德国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应用闪电战术、坦克战术,袭击波兰、入侵挪威和丹麦、越过马其诺防线占领法国,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二的欧洲纳入囊中。

而这些战绩,作为德军装甲兵将领的古德里安居功至伟。

古德里安戎马一生,因为只热衷军事不热衷政治,总是难和希特勒胃口,一直不被希特勒喜欢。他的军衔也始终没能出将入帅。

古德里安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军人兼地主家庭,13岁被送入候补军官学校,从少年时期就受到了军事知识洗脑,为其后的军旅生涯打下了基础。1907年11月,古德里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又被德国总参谋部的军事学院录取。1907年被分配到驻在罗林州比特赫的第十汉诺威轻步营当见习军官。

一战期间,他在骑兵部队担任过指挥官和参谋长。1922年调任到陆军运输处,开始确立机械化观念。

此间,古德里安经常利用战术演习和兵棋推演机会,发表自己关于坦克将成为地面战场主宰的新观念,逐渐赢得了名气。1931年正式出任摩托化步兵部队总监部参谋长。

古德里安一直重视坦克作战时的快速推进,反对坦克步兵协和作战。

他认为,坦克作为重型装甲,应该直接推进直插敌人纵深而不是和步兵一起进攻,这样不仅进攻缓慢,推迟战线时间,而且坦克特别容易被攻击。

他因此研发了“闪电战”,确定的含义是:最大程度发挥机械化优势,以最快速度插入敌人纵深,不给敌人任何反应时间。

后来实战证明,在整个二战中,“闪电战”一直是德军使用的技战术。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同样以闪电战的方式进攻苏联,苏联却没有战前准备,全线苏军节节败退。

其中古德里安指挥的是第二装甲集群,在10月份便攻击到距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带。

据传,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乘坐强击艇度过布格河,当时交战中的数万苏德军人交织在一起。他则搭乘单独一辆坦克穿越苏军步兵群,苏军官兵非常惊讶,甚至根本没来得及开枪,古德里安单骑闯阵成功,留下一段传奇。

1941年12月,苏联进入严冬季节。双方投入三百人的莫斯科血战陷入僵持,一方面因苏联军民顽强抵抗,另一方面因德军进攻太深得不到有效后勤保障,最终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在战役中失败。担任德军第2集团军司令的古德里安被撤职。

古德里安被撤职后,在家乡闲赋寓居了一段时光。

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后,又重新起用古德里安,派他担任装甲兵总监,负责装甲兵部队的组织训练。

尽管他的努力难以改变德国失败命运,但他主抓的坦克的生产,对于支持德军打仗起了很大作用。德国坦克产量最多每月达1955辆。至诺曼底登陆之前,古德里安已经重新整编出10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为在东线战场大伤元气的德国装甲部队补充了一批力量。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失败,使德军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但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决定于1943年夏天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会战,代号为"堡垒",妄想夺回已经失去的战略主动权。

1943年5月上旬,希特勒在慕尼黑听取高级将领的意见,一些人盲目赞同并对胜利充满信心。古德里安则直言不讳指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是没便宜可占的。5月10日,他再次去见希特勒并劝阻他发动这次进攻。

古德里安说,用装甲兵去硬攻具有坚固防御的库尔斯克是愚蠢的。希特勒置之不理,决定继续执行"堡垒"计划。

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北两翼集中了1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进攻,形成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

库尔斯克战役从1943年7月5日开始,至8月23日以德军溃败而告终。

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50余万人、3000门大炮、3700多架飞机、1500辆坦克。至此,德军装甲兵已经基本消耗殆尽。

1944年6月6日,英美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又展开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纳粹德国岌岌可危,希特勒集团危机加剧。7月20日,又爆发了刺杀希特勒事件。希特勒在一时无人可用的情况下,于7月22日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

但是他与希特勒的关系越来越僵硬,两人的矛盾分歧越来越大,最后希特勒以健康疗养的名义,再次罢免了古德里安总参谋长职务,古德里安从此进入预备役,告别了所钟爱的装甲军团。

(古德里安这张斜眼照片流传甚广)

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向美军部队投降,随后被关押。

作为纳粹军队的干将之一,又是德国侵略战争“闪电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在审判中仅被判了三年的监禁,最后无罪释放。

一些人认为他有罪,应该要付出被惩罚代价。可他为什么会被无罪释放呢?

有分析说,由于古德里安没有同美军直接进行过正面交锋作战,而在进攻法国时,希特勒又一再延误战机,致使古德里安也没有对在法国的英军构成大的威胁。所以,美英军方并不憎恶他,反而欣赏他的军事才干,在审讯中极力为他开脱战争罪责。

古德里安被关押了三年后,被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未虐待战犯和屠杀无辜的平民,不能被列为战犯为由,无罪释放。

据悉,在二战战犯审判条例里,是否参与了纳粹种族灭绝的计划,是否在战争中大量破坏了生活生产设施,以及是否虐待、屠戮战俘,都是非常重要的定罪标准。

古德里安是德国国防军大将,但并不是纳粹党员。在希特勒疯狂实施犹太种族灭绝计划的时候,他曾站出来公开反对。尽管最终反对无效,但他在征战时曾严格要求所属官兵不准参与屠杀行动。

一则史料说:1940年5月,时任德国A集团军所辖第19装甲军军长时,古德里安率部在强渡马斯河后,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维尔、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巨大包围圈,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口袋。在进军期间,古德里安命令部队通过扩音器呼喊:“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并且离开道路,以免阻碍我们前进。”以此取消了捉俘虏和杀俘虏。

古德里安的部队对待被占领区的平民也比较友善。因此,他的部队在占领区的一段时间内,受到当地平民等武装反抗的事情较少。

在他指挥的大小战役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虐待战俘、屠杀平民的事件。甚至当希特勒命令他必须杀掉苏军政治委员和指导员时,他也表示自己无法执行命令。

还有史料介绍,在面对手无寸铁的军医时,古德里安也严格遵守战场规定,下令不准杀害医护人员。在一次作战中,古德里安放过了一家医院,为了表达感谢,盟国在轰炸行动中也避开了德军救护车。

二战末期,接连战败使得希特勒陷入了疯狂状态,即便是面对暴怒的希特勒,古德里安仍然没有在原则问题上妥协。

他率部在从苏联撤退时,公开反对对苏基础设施的破坏。后期,苏军反攻即将进入德国本土,希特勒打算实施“焦土政策”,摧毁一切,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资源。但古德里安又一次站出来表示了反对。

他认为,苏联地域辽阔,摧毁掉的资源,很快会获得补充。而德国国土狭小,生活、工业设施一旦摧毁,将会很难恢复。最终,在古德里安和德国生产部长施佩尔的努力下,德国的生活和工业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全。

当然,古德里安也为他的立场付出了代价。由于他反对纳粹的屠杀指令,因此虽战功赫赫,但始终没有被升为元帅。

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心脏病去世,埋在他当初服役的地方。

历史的看,古德里安虽然属于纳粹德国的战争帮凶,给世界带来过灾难,但他在服从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已属不易。

遗憾的是,古德里安到死都没有对自己的战争行为向世界和人民说声对不起。

在他老年写的《闪击英雄》这本书里,还有为德国法西斯开脱和解释的内容,确实不该。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