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传在浠水北部华桂山脚下,住着一户肖姓人家,夫妻二人勤劳善良,老来得一女,人称肖姑娘。
肖姑娘自幼聪慧伶俐,但体弱多病,虽多次看郎中,总不见好。
后来有一佛门“高人”指点说,肖姑娘有佛缘,要想保住性命,必须终生住庙,不得婚嫁,而且一年内每个月不能住同一座庙。
这样,就建造了12座庙,因为闰月,最后在现今团陂镇十三庙村庙岗山上建造了第十三座庙。
十三庙地名亦由此传开。
十三庙庙门牌匾
十三庙因地处华桂山、巴水河、义水河交接处,是浠水、黄冈(今团风)、罗田三县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浠水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
成立十三庙农民协会
大革命时期,受黄冈陈策楼农民运动的影响,浠水的农民运动在明家洲、朱泗桥、十三庙等地蓬勃开展起来。
1926年春,十三庙农民朱汉卿到黄冈马伏冲,会见在马伏冲小学教书的农运骨干分子舒健秋,商谈农民运动之事。舒健秋向他介绍了湖北农民运动的形势和省党部《农民运动决议案》《农民协会章程》等政策。朱汉卿回家后,串连王焕卿、王竹先、王富祥等人,发动王畿、徐济民、陈济黎等亲串亲、邻串邻、亲朋串友人,秘密地成立十三庙地区农会组织。同年9月,十三庙农民协会成立,登记入册的农协会员200余人。之后,农民运动又迅速发展到华桂山脚下的袁家冲。
1927年初,浠水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全县成立了12个区级农会,22个乡级农会,其中北一区十三庙农民协会,负责人徐济民。3月4日至22日,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省农代会期间,浠黄罗三县农民运动研究会在三里畈成立,还举行3万多人参加的庆祝集会和盛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镇压了黄泥畈恶霸土豪徐泽甫。
成立十三庙党支部
1927年初,中共浠水特别支部召开了党的秘密会议,着重讨论了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作出了动员农民打倒土豪劣绅,扩大党的队伍等决议。会后,张翼南到十三庙一带发展王畿、陈济黎、史耀华、王育恩、徐济民等人入党,建立十三庙党支部。后又吸收王富祥、王越、何栋材、徐坤生、徐荣等人入党,将十三庙支部分为十三庙、尤河咀、夏家冲3个支部,共有党员30多人。
工农革命军第六军在十三庙
1927年10月,中共浠水县委委员张翼南秘密到十三庙,派王畿、史耀华、何政等人去黄冈找鄂东特委接关系。关系接上后,王畿等人在烽火山听取了八七会议精神传达。从此,浠水县党的工作由黄冈县委领导,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也迅速在浠水得以贯彻落实。
12月30日晚,史耀华、王畿等人参加了黄冈回龙山暴动。不久,史耀华、王畿等人又参加了杨鹰岭万人大暴动。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以两次暴动中浠水、黄冈、麻城三县的30名骨干成员(其中浠水籍12人)为基础,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六军。
前左二为史耀华
1928年1月14日,第六军浠水籍的史耀华、何政、许适存等16人,打听到麻城徐古(今属新州)有个姓鲁的国民党团长,带了枪支子弹回家过春节。史耀华等人当晚冲进鲁家,缴获手枪1支,长枪2支,子弹200余发。5月17日,第六军副军长许士林从黄冈带领包括浠水籍人员史耀华、陈济黎、何栋材等9人在内的共42人,到浠水十三庙活动,当晚在朱汉卿家宿营。18日晚,许士林带队到黄泥畈捉住了土豪徐伯平的老婆及管家共3人,还在伯爵塆捉住反动地主王水儿,当晚将他们枪毙。
成立十三庙特别支部
1930年3月,在黄冈党组织指示下,徐绍基到浠水宣布,将十三庙党支部扩建为中共十三庙特别支部,特支书记陈济黎。十三庙特支隶属大冶中心县委领导,下辖十三庙党支部、夏家冲党支部、袁家冲党支部、鸟雀林党支部、滥泥冲党支部、尤河咀党支部、新庙党支部、大六冲党支部、郭家咀党支部、桃树坳党支部10个支部,共有党员90多人。
十三庙原乡政府
5月,成立中共广济中心县委,下辖浠水、蕲春、黄梅、广济4县。11月25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剿”广济。中共广济中心县委被迫停止活动,浠水北部十三庙特支等党组织此后一段时间各自独立坚持开展活动。
1932年5月,红二十五军政委刘士奇率部攻克罗田县城后,协助建立中共浠黄罗三县边区工作委员会,隶属红山中心县委领导,中共浠水县十三庙特支也隶属三县边区工委。8月,因国民党军队“围剿”,三县边区工委解散。浠水地方党组织亦遭受重创,只有北部十三庙、何寨一带的王畿、史耀华等12名老党员,转入地下坚持隐蔽活动,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团陂区委十三庙分区委
1938年6月初,在何寨圈子塆祁开枝家成立浠水抗战时期的第一个党支部——圈子塆党支部。当月,中共浠水县委在祁开枝家成立, 7月,县委书记张明、组织部长蒋立从何寨到十三庙竹林咀,住在王越家,将老党员组织起来,建立浠罗边区委,下辖十三庙分区委等。
十三庙庙址
1941年3月,浠水县委决定对下辖各级党组织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整顿。将下辖的原浠罗边区委改建为团陂区委,浠罗边区委下辖的十三庙分区委和太平寺分区委划归团陂区委管辖。10月,为适应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黄冈中心县委决定,撤消浠水县委,分别组建中共浠水县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浠(水)罗(田)边工作委员会两个工委。中共浠水县工委书记于保诚。中共浠罗边工委书记王越。团陂区委划归中共浠罗边工委领导。1942年11月,将中共浠水工委和中共浠罗边工委合并,重新建立中共浠水县委。团陂区委划归浠水县委领导。
组建浠水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1938年7月,浠水县委建立不久,组织部长蒋立到十三庙,很快建起浠水县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鄂东抗日游击小组,有8人和1条枪。不久,发展成为何寨游击队,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浠水第四中队(又称何寨四中队或浠水四中队)。10月,方毅、于宇宸率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袭击淋山河日军驻点,打响黄冈地区抗日的第一枪,蒋立带领何寨四中队参加了此次战斗。
同年12月,何寨四中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第四中队。 1939年9月,“夏家山事件”后,四中队损失较大,只有部分人员突出重围,为浠水县后来建立抗日武装保存了骨干力量。
浠罗边抗日根据地中心
浠罗边抗日根据地,包括浠水西部的巴河及罗田县西南部界河两岸边境地带,以浠水十三庙和罗田宜林庵为活动中心。
三里畈烈士亭
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三庙和宜林庵一带的共产党员首先组织抗日民主青年救国会,宣传动员民众抗日。1940年3月,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在孙家嘴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建立浠水、浠罗、冈麻独立营。8月,浠罗独立营在何寨正式成立。1941年8月,顽军从广济押运300多担大米过蔡家桥。独立营设伏兵于桥下,大米全数缴获。12月,伪鄂东总部押运大批电线经团陂到安徽立煌,独立营设伏于大屋嘴进行阻击,缴获电线10余捆,重1000余斤,送交黄冈中心县委。1942年8月11日,突袭团陂乡公所,俘虏12人,缴获短枪10支。10月底,独立营被编入新四军第五团,只留20人枪,由何政同志重建独立营。12月28日,营长何政壮烈牺牲,独立营停止活动。
率先在全县获得解放
1949年3月,解放军先遣部队到达黄冈、罗田,根据鄂豫边区第四地委关于重建中共浠水县委的指示,中共浠水县委和浠水县爱国民主政府同时在黄冈三里畈何家大塆重建。3月23日,县委即率地方武装到浠水团陂一带开展武装斗争。当日团陂获得解放,并在全县率先建区,区委、区政府设在团陂街东头火王庙(后移至西头洪氏祠)。石川兼任区委书记、徐斌任区长。随后,县委又建立了其他7个区(镇)委、区(镇)政府。5月15日浠水全境解放。(图文:刘卫国 原名《十三庙革命史简述》)
来源: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图文刘卫国
直播预告
1、10月18日20:00,《普法大开奖》,答题领奖。参与方式:拨打直播热线电话0713-4296189,或者在直播间抢答参与。
2、10月22日上午9:30,浠水县财政局将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以互动直播的形式为市民们答疑解惑。浠水县财政局职能职责:负责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暑,承担全县各项财政收支,县级预决算编制责任;负责政府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库集中收付,财政票据管理,财政投资评审,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等工作。互动方式:1、拨打热线电话0713- 4285866 2、在直播间互动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