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老黄牛”的故事

2019-10-03     秀美浠水

我的扶贫·脱贫故事”有奖征文选登

不等不靠,带头致富的脱贫人

——记云台村脱贫典型黄正望

严刚

黄正望是云台村六组村民,家有5口人,唯有他一个劳动力,妻子智障只能干些简单活,两人孩子一个弱智,一个残疾,其母亲已有75岁。鉴于其家庭困难,云台村于2015年通过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国家的扶贫政策逐步惠及到这个苦命的家庭,医疗救助、教育资助让他家有了些许起色,但由于亲人都是患病或年事已高,离脱贫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村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深深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对他家如期脱贫并不抱太大希望。但偏偏黄正望是个执拗的人,他要与命运抗争一次。他说,既然国家给了我脱贫政策,我就要把它充分利用好,不仅要自家脱贫,将来还要回馈党和社会。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2018年,黄正望通过自学和外出考察,他掌握了中药材玄胡(又名元胡)的种植方法,同年,他通过扶贫小额贷款获得启动资金5万元。有了启动资金,他信心百倍,积极流转村里土地32亩,全部种上玄胡。

由于管理得当,当年亩产2000斤,单价3元/斤,亩收入达到6000元,32亩共实现收入18万元。玄胡的生长周期较短,黄正望还在玄胡丰收后,迅速翻田,当年种植了一季水稻,这又是一笔收入。这还不是全部,黄正望还在闲暇之余养了13头牛,去年年底卖了两头,实现收入9600元。他还承包了6亩水面年产鱼3000斤,收入1.5万元。2019年,黄正望全家将如期脱贫。

黄正望黑黑瘦瘦的,是传统的中国农民,初中都没毕业,但他穷不失志,穷则思变。今年他主动与安徽的药材老板联系,吸引外来资金入股,本钱充足了,中药材基地逐步迈入正轨。他积极兑现承诺,不仅自家脱了贫,还带动本村13位贫困人口和23位非贫困人口在基地就业,一年来共为贫苦户发放工资6万元,带动5户脱贫。黄正望为人直爽,不喜欢欠人情,也从不拖欠别人工资,哪怕是打半天零工的人,他都坚决做到当天现金结账。

黄正望很感恩党的政策,感激帮助过他的人。他说:“国家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不能失掉机遇,更不能只指望贫困救济和上级的扶持,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开放的思想,把家里有限的资源用好用活。用实际行动创造收入,用勤劳脱贫来回报社会。”

黄正望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希望在政策的感召下,有更多的黄正望能出现在脱贫队伍中。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才是脱贫致富的秘诀所在。

来源: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直播预告

1、10月4日20:00,《普法大开奖》税务局专场,答题领奖。参与方式:拨打直播热线电话0713-4296189,或者在直播间抢答参与。

2、10月8日上午9:30,浠水县教育局将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以互动直播的形式为市民们答疑解惑。浠水县教育局职能职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拟订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负责教育系统队伍建设;统筹管理各类学历教育的招生考试工作等。互动方式:1、拨打热线电话0713- 4285866 2、在直播间互动区留言。

“我的扶贫脱贫故事”征文活动开始啦

壮丽七十年|守望民生事业,浠水人社做了哪些事?

五十年前的国庆节,他代表浠水登上天安门观礼台!

我爱你,中国

浠水莘莘学子唱响青春,歌唱祖国……

“祖国母亲的生日,一定要挂国旗”!

怎样正确悬挂和使用国旗,这些你必须知道!

“一节一会”落幕!浠水拿到了这些奖和牌……

山珍海味,一粥一饭亦能开口说话

还在微信求红旗吗?看浠水最靓“同框”

编审:黄习文 郭斯 编辑:春霖 韩菁 周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y0qlW0BMH2_cNUg_k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