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医学生,有时候不太理解为什么还要接收静脉穿刺的培训,因为实际工作中有护士老师为我们撑腰,也省去了很多麻烦。不过即便能躲得过静脉,也躲不过动脉。
为什么静脉血如此易得且检测成熟,我们还需要费力冒风险地取动脉血呢?是什么让它如此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格说来,动脉血才是为我们身体器官提供能量的执行官,而静脉血则是的收官,不过静脉血的获取风险小,通常静脉血能够反映的指标都无消“惊动”动脉。不过由于动脉血往往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如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时,该出手时决不能含糊。
不过相信大家可能在动手前还是有些忐忑,回想一下从前那些尴尬的场面:反复穿刺抽不出来、好不容易抽出来但穿刺点出现了血肿、结果送到实验室返回来:静脉血,建议重新操作!更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全身感染……即使只是在病床旁进行,但它也是动脉内操作啊!也因此又往往被我们称作“床旁介入”。
我们都想做那种电视剧里随时出来救场的“好医生”,不过好医生的养成也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上,那么今天请和小八一起重新正视动脉血气采集叭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情况下动脉血气的结果是静脉血无法代替的呢?采集血气前需要对哪些细节保持警惕呢?如何快速且准确地定位目标桡动脉穿刺点?又该如何分辨你抽出的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呢?
本篇只关注最常用的桡动脉血气采集,如果各路大神有其他部分采集的经验,或者有采集血气“一针见血”的小诀窍,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哦!
请点开下面,与小八一同,通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发表的教学视频(中英字幕,协和八台柱中文配音),与你一同学习“动脉血气采集”吧!
视频来源为NEJM
仅用于交流学习用途,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鼻咽拭子采集 | 协和八·放映台
配音:覆萝子木
字幕 & 翻译:小果排草,黑种曹子
后期 & 时间轴:大长杆君
质控:闲闲闲兔
审核:协和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