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成伊土冲突新引信?中东观察者:此举疑似取悦美国

2020-12-30     雷姐的机械空间

原标题:一首诗成伊土冲突新引信?中东观察者:此举疑似取悦美国

伊朗布什尔的核电站

刚刚抽身于美式牢笼的伊朗,虽然对回笼表现出了强烈的期盼,但究竟能不能顺利回笼,将自由发展和被动挨打都关在笼子外边,也没谁能预料到。如果在它的发展途中只有美国这一个拦路虎,那没准我们还能伸出一片阴凉,但是伊朗作为中东一大国,自身与邻国之间,原本就存在诸多嫌隙,这些都不是中国或者俄罗斯能够影响到的,也非常不合适。这些纠葛还尚未理出头绪,近日风波刚刚平静下来的阿塞拜疆,就在土耳其献上的一首诗中,变成了挑动伊朗敏感神经的新引信。

据“半岛电台”此前报道,在阿塞拜疆作为纳-卡一战的胜利方的阅兵式当中,似是为烘托当时的热烈气氛,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好巧不巧地吟诵了一首,语出阿塞拜疆诗人的诗歌。正是这首或许并未妥善地向阿塞拜疆表达对胜利的祝词的诗歌,令麻烦缠身的伊朗感受到了空前的不安全感,认为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了莫大的威胁。那么这首诗歌究竟是怎样行文的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伊朗人在伊朗西北部阿塞拜疆省大不里士的集市上买地毯

“他‌们‌以‌阿‌拉‌斯‌河‌为‌界‌分‌开‌,‌用‌石‌子‌和‌木‌棍‌填‌满‌了‌它。‌我‌不‌会‌与‌你‌分‌开‌,‌但‌他‌们‌强‌行‌拆‌散‌了‌我‌们。”‌这‌首‌诗‌所‌感‌叹‌的‌是‌,‌阿‌塞‌拜‌疆‌与‌伊‌朗‌国‌内‌的‌阿‌塞‌拜‌疆‌人‌世‌代‌分‌割‌,‌却‌表‌达‌了‌“不‌会‌分‌开”‌的‌意‌念。‌这‌首‌诗‌,‌作‌为‌给‌阿‌塞‌拜‌疆‌胜利的‌祝‌词‌听‌听‌可‌还‌行‌,‌‌传到‌伊‌朗‌人‌耳‌中‌,‌ 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可能会想——伊朗有一些阿塞拜疆人很奇怪吗?你是想削弱我们的国力人力吗?

而这仅仅是一般程度的反应,伊朗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几乎都怒发冲冠了起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众口一致地要求伊朗对此严厉发声,要求土耳其在引经据典之前多了解了解两国历史。伊朗各高官议员们也对此讶然谴责,直呼不可接受。虽然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在讲话中提到,据过去对埃尔多安先生的了解,他不太可能有损害我们国家安全的意图,他总是在讲话中背诵诗歌。但是并不合适。

同时,他也提及,这首诗对伊朗国内的人民情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即使土耳其官员对这首颂歌的解读并不含这方面的意思,我们似乎可以绕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人民的意见和心情非常重要。而伊朗本身身处战火中心地段,连年的战争,不管是以正义之名还是以利益为因发动的战争,对于战争之中的人民而言,都是无比惨痛的回忆。

许多伊朗人引用了伊朗改革关键人物萨塔尔·汗的名句,作为对土耳其不当发言的直接回应。这位伊朗司令官曾经描述过这样一段见闻,难民苦难中的谅解之语,令他落泪。当他和人民被围困9个月之久时,他看见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女儿,因饥饿而倒在地上,在灌木丛下扒拉着泥土,就这么吃了下去。他说,“我以为孩子的母亲会诅咒我,说是该死的萨塔尔·汗让我们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但是她没有,她说的是,我们会吃土壤,但绝不会放弃这片土地。这就是我落泪的时候。”

伊朗人民英雄萨塔尔·汗纪念雕像

正是这场改革,直接导致了今天阿塞拜疆人异地而居的现状。土耳其作为他们的老邻居不可能不清楚其中去脉,所以埃尔多安的吟诵,在一些中东观察者的眼中,变成疑似取悦美国的有心之举。12月16日,中东媒体“al monitor”指出,土耳其存在通过与伊朗、俄罗斯产生矛盾来取悦美国的行为可能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E7hs3YB9j7PxaI7Kw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