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令人向往
如诗如画的生活
不再只是一种念想
……
汕尾市有一个偏远的村庄
八山一水一分地
耕地严重匮乏
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这是它三年前的样子
如今的它
远看
近看
山鸡变凤凰!!!
短板变成潜力板
它叫螺洞村
1.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原来每年3500多元,增至2019年的16680元:贫困户于2017年底全部脱贫。 2.村集体收入从原来的4500元提高到60多万元。
由于成效显著,2019年4月28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这里召开。
4月25日,导演团队在当地领导们的陪同下,来到了这个“世外梅园” 踩点,根据节目设置环节,共同商讨拍摄方案。
青梅&梅园
土地流转 集约经营 连片种植
青梅制品,延长产业链
蜂蜜
村民从“要我养蜂”到“我要养蜂”的转变
成立全市首家村级股份公司
实现“四个转变”村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
昔日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摇身变成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蜂蜜特色村庄着力经营美丽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的旅游观光农业
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如果说螺洞村是以绿色闻名的话,海丰县的新山村则是以红色著称。
海丰县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烈士的故乡,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
在海丰县委书记郑俊雄及县委全体班子成员的陪同下,《乡村振兴大擂台》导演团队深入新山村踩点并就节目录制事宜进行沟通研究。
新山村,既是遍布着红色革命资源的省定红色村,也是人口流失严重的省定贫困村。近年来,新山村通过全面整理红色家底,修缮革命遗址和烈士故居,建设红色纪念馆、红色广场和红色文化街,加大对红色史料的挖掘力度,着力打造集民宿、农家乐、红色教育、非遗文化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村庄。人居环境环境大大改善。
随着新山村的景观开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村创业。景观湖边,农家乐、咸茶摊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人气。
越来越美的新山村,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过来考察、旅游,全年游客总数超200万人,高峰期日均接待游客达2万人,同时也吸引了近200名外出打拼的青年回村安居创业。曾经近乎空壳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汕尾市是全国十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近年来,汕尾依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探索“红色+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于2018年5月26日,2019年4月9日先后两次来到汕尾市,深入海丰县新山村、陆河县螺洞村等基层一线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省长马兴瑞、省委常委叶贞琴等领导也多次深入汕尾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汕尾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大擂台》项目,为配合节目拍摄,专门设立领导小组,由汕尾市委常委李庆新担任组长,副市长林军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文旅局、市广播电视台。
4月23日至26日,《乡村振兴大擂台》导演团队一行7人来到汕尾,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汕尾市委常委李庆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高火君、海丰县委书记郑俊雄、陆河县长陈壮勇等出席了与导演团队的沟通座谈会。李庆新表示,汕尾市将全力以赴配合《乡村振兴大擂台》的拍摄工作,以展示汕尾市乡村振兴的特色与成果,争取在《乡村振兴大擂台》的PK中取得好成绩!蜕变中的汕尾,正紧紧的以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力将农业农村短板变为“潜力板”,实现全市乡村的全面振兴。
撰稿:王韬 李昀丰
编辑:陈谨瑾
责任监制:吴建宇
总监:倪卓宏 吴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