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将三百万送给水果摊主续:家属有一件事明显站不住脚

2020-11-26   案件劳闻

原标题:上海老人将三百万送给水果摊主续:家属有一件事明显站不住脚

11月25日新京报报道,近日,上海一名88岁独居老人将300万元房产送给水果摊主一事引发热议。有媒体称,该老人无亲属照顾,是摊主照料他,随后老人将房产送给摊主。11月24日,老人家属称,老人生病时是由家属送医并照顾,医院诊断老人有老年痴呆,出院时,该摊主抢先接走老人,家属再登门就被骂了出来。

刚刚看了那个视频,8分钟多,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老人的生活状态。老人虽然腿脚不便,但是思路清晰,相较于于一个丧偶又丧子而且还高龄的老人,老人脸上是舒展的,心情是舒畅的,丝毫没有悲伤的表情,相反说到亲戚的时候很不屑。这就说明老人在小游一家的照顾下过的很舒服,是考虑清楚后的决定!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我是觉得自己比较相信老人自己的决定,以及公证处的处理和水果摊主一家人的。当然了,事实尚未论证,所以也不敢下定论。

我只是单纯得觉得,如果老人的家属真心地关怀老人,及时帮助老人治疗,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如果在老人生病的时候没有出现,现在因为挣财产而急急地跳出来,那就真的是丑陋了。

纪录片里的时间线是2013年老人老伴去世,2017年儿子去世。在老人儿子去世之前老人和小游认识了,儿子去世之后小游帮着料理后事包括火葬,看墓地,买墓碑,刻字,安葬等一系列动作。然后过了一年老人中风倒了是小游送到医院,期间通知了亲属,亲属没来,老人也不让通知其他亲属,老人后来抢救过来了,然后老人做了让小游一家住进自己家里的决定,紧接着去做了财产公证。

一个老人,如果有家属能够照顾自己,帮助自己,怎么会将房产赠予外人。血浓于水啊,血缘关系怎么可能轻易被取代的。 而且如果家属送老人进医院的,怎么会被非家属提前接走,医院该放人的啊,最主要的是如果及时地了解了情况,那怎么会等到新闻出来了,家属才知道老人将房屋赠予了别人呢。

这里面有几个点,小游开始帮老人之前无法预料老人儿子会去世,老人中风后送医小游无法料定会不会抢救不过来,老人抢救过来之后立马决定将财产公证这个小游也无法料定。所以说小游帮老人是出于善念,继承老人的财产也是应该的。

至于老人这个外甥女这时候跳出来举的这一系列例子,现在老人还在世,如果真的如他所说,去找老人看老人愿不愿意更改遗嘱,事情就一目了然了,或者也可以走法律程序。这样站在远处隔山打牛式的发声无非就是想借助舆论让小游一家有压力,此行为太过无耻。

打官司吧,清官难断家务事。

我只能完全不就事论事的说。

1,搞到和水果摊主争论,很难让人想信亲属很好的照顾了老人。

这个案例具体情况不知道,但是生活中这种遗弃老人等着分骨殖家产的,都不是新闻了。

2,如果没有完整证据链,水果摊主谋夺家产的企图似乎很难抹杀——把可能无自主能力和意志的老人关自己家,拒绝其亲属探望,这是不是违法情节,我表示怀疑。

3,很显然问题焦点是三百万,没有任何一方(暂时)优先考虑老人的生活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狼性文化”吧?

像这种事,在全国不是少数,多的很,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几个最孝顺的反而没有继承权,不顾不问的反而继承老人的全部财产,还有不是老人骨血的,比如女婿,儿媳,在自己伴侣走后照顾丈母娘老丈人,公婆,老人们又一纸遗嘱将他们的赡养功劳直接抹去。

对比,

我的看法是:

首先,谁负责赡养老人谁继承老人的遗产,老人也要认可这个原则,不能以自己私心而厚此薄彼。

其次,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法律的完善和监督,照顾者应当在遗产继承时提供自己照顾的证据,比如住院的各种清单费用,老人平时的衣食住行,如果兄弟姐妹几个,大家相互监督,规律说明,如果是非血缘,也一样。

而失独老人,老人的遗嘱律师,居委会等也应该有一个监督。

我个人认为,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事先越讲清楚越好,非血缘关系亦如此,因为提前讲清楚,谁有意见,提前协商,最后达成一致协议,不要两边都含蓄,各自打暗算盘,最后肯定要出事。

针对这个案件,还是证据,

家属有一件事明显站不住脚:从家属的意思来说,他们自老人2017年出院后,没有照顾老人,是因为水果摊主把他们骂出去了,不让他们照顾老人。我觉得这个话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第一,一对外地夫妇是如何有勇气在上海本地人的地盘上轰他们走的,看群聊是十三个亲戚吧?

第二,如果水果摊摊主真的轰了,换作是我们,自己的家人被别人非法囚禁了,我们会做什么?

报警,争夺回老人的监护权。

但老人的亲戚显然没有做,而是这三年都由水果摊夫妇和老人一起居住。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至少认可老人和水果摊夫妇住在一起是安全、受到照顾的。

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事情的经过。

片中的老人死了老伴,后来死了儿子。儿子的丧事还是这个水果摊摊主受老人委托一起去办的。老人摔倒在家中是水果摊摊主送医救治的。老人亲口说的,亲戚之间没什么来往,这时候有几个亲戚关心过他,看到老人赠送遗产给别人就跳出来了。

老人在清醒的状态下去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人”,合法合规的,老人难道没有权利处理自己的财产吗。出院以后邀请水果摊一家人住到自己家里,每天是这个摊主给老人做饭,过生日还有全家人围着唱歌庆祝。摊主的女儿就叫老人爷爷,毫无血缘的人外人看来就跟一家人无异。

陌生人给的温暖比亲人还多。摊主也说碰上老人是他的幸运,老人觉得碰上摊主是他的幸运。

我记得我朋友,他家是内蒙的,老人岁数大了,有些事儿怕糊涂了不好办。

于是一大家子人一起陪着老人去公证处公正财产。

他的原话:

我们一家人去了,工作人员让我们往后站,大声喝我们,看我们都不是好眼神儿。

然后跟老太太说,你别怕,有事儿我们给你做主,我们管你。你是他们强迫过来的吗?

老太太笑呵呵的说,我没糊涂,我自愿的,我自愿的。

整得我们一家好像绑票的似的。

说回来,我对我们国家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还是很放心的。这件事情公证人员公正过了,基本八九不离十,反转的可能微乎其微了。

按老人说,他有残障的儿子活着的时候,亲戚就不怎么走动,都是水果摊一家子帮忙照顾。儿子去世了,亲戚都不来,全是这一家人帮忙张罗发送。

可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照顾人的时候怕麻烦,抢财产的时候猛张飞活李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