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棉妈妈
我家孩子总是喜欢发脾气,一点小事儿就能让他苦恼半天,我真是那他没办法了。
很多宝妈这样跟我抱怨,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情商低,遇事喜欢发脾气,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其实家长不用埋怨孩子,孩子出现问题大多数跟家长有关,孩子喜欢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家长要搞清楚。
为什么孩子喜欢发脾气?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不光遗传到父母的外貌基因,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
我是在爸爸妈妈的全脚下长大的,小时候淘气,妈妈会在大街上打我,完全不顾及我那可怜的自尊心,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打我,我顺手挡了一下,当时在妈妈的表情里看到了吃惊,而且妈妈明显后退了一步,从那以后我知道我有反抗能力了,从那以后如果她打我,我就会打回去,现在妈妈不敢打我了,我要什么就给我什么。
这是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一位15岁男孩儿的自述。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确实很大,父母遇事用暴力解决,孩子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
周末在家休息,陪儿子在围栏里玩玩具,这时候有个同事给我发消息,我拿起手机看了一下,然后开始回复消息,儿子拿起他做好的彩泥给我看,我看了一眼,敷衍地点点头,儿子不罢休,又拿给我看,我说:你自己玩吧,妈妈看到了!
但是我没想到儿子把彩泥摔倒了地上,表面上看,是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因为我一再忽略他。他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吸引我的注意。
很多时候孩子都是故意发脾气、故意淘气来吸引家长的注意。还记得去年看《极限挑战》,有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黄磊说,有时候会故意调皮捣蛋,老师让叫家长,父母就会回来住几天。
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能力,而大部分孩子都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加上很多父母对这方面不重视,不会刻意去引导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绪,那么在面对一些自己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时,孩子会选择发脾气来发泄情绪。
1、学会倾听
前天看《小欢喜》英子患上中度抑郁症,连续失眠三十多天,从北京逃离到深圳看星星、看海,父母找到英子的时候,英子彻底崩溃了,对着妈妈喊:你总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问问我想要什么!
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孩子,却不想听听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家长要有耐心,学会倾听,当你能够耐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那么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尊重我的,孩子会乐于跟家长沟通。
2、处理负面情绪
不管你以前在不在意,现在你一定要重视起来了,要着手培养孩子如何处理负面情绪。
人这一生当中,总有各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这一生当中学会跟负面情绪相处,学会跟自己和解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考试不及格,班干落选,除了安慰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将来孩子就能够学会如何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教训。
3、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急躁的父母教不出耐心的孩子。
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当你们总是用暴力、发脾气来发泄情绪时,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变得急躁。而当父母是有耐心的,孩子也会变得有耐心。
莫言在《母亲》说写道:家里很贫穷,母亲要干很累的农活,可母亲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哼着歌。母亲的这份豁达和乐观给莫言很深的感触。
孩子出现问题,多半跟父母有关,作为父母,不要急于责怪孩子,也要从自身找原因,跟孩子一起改正。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