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故事:丑陋和美丽,布施的果报,能舍一切诸难舍

2020-06-27     善知

原标题:开悟故事:丑陋和美丽,布施的果报,能舍一切诸难舍

丑陋和美丽

波斯匿王的王后茉莉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波安罗,她的面貌丑陋,根本不像人类;皮肤粗糙干涩,比树皮还差;而头发又硬又直,和马的尾巴差不多。国王看这个女儿生得这副长相,便吩咐宫中的人要小心守护,千万不要让外头的人看见,免得丢皇家的面子。

不久,小公主波安罗长大成人,为了这个丑陋女儿的婚姻大事,波斯匿王秘密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家道中落、没有能力娶妻的读书人,把公主赐给他,并为公主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屋中装置七道门,长年上锁封闭,钥匙则交给驸马带在身边。

每次富豪贵族的聚会,驸马都是单独一人到场。渐渐的,所有人都在私下谈论:“公主如果不是绝色美女,就是第一等的丑女了,否则为什么不敢让其它人看见呢?”

“驸马他就算不放公主出门,我们也要想办法看看公主到底长得什么样!”

于是有几个喜欢找麻烦的人设计了一个圈套,想办法把驸马灌醉,再从驸马身上搜出那一串钥匙,然后偷偷到驸马家中。

当这五人拿着钥匙,一一把七道门打开,看见里头的公主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眼前的公主容貌超凡出众,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四周还闪耀着神圣的光芒。趁公主还没发现他们,五人连忙回到宴会中把钥匙放回驸马身上,并将所见到的报告其它人。

驸马酒醒之后,慢慢走回家去,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妻子变得美若天仙,吓了一大跳,问:

“你……你是谁?怎么来到我家的?”

公主回答:“我就是你的妻子啊!”

原来当天早上驸马出门赶赴宴会后,波安罗公主在家中深深自责:

“我不知道前世种下什么样的罪孽,今世被父亲和丈夫厌恶,把我锁在暗室里头。”想到这里,眼泪便掉了下来。但公主忽然转念一想:“其实我很幸运能生在佛陀降世的时代。我听别人说过,一切受苦受难的人只要能用至诚的心意悔改乞求,没有不蒙受佛法的恩惠而得到超度解脱的。”于是公主非常虔诚尊敬的对着天空跪拜,祈愿说道:

“希望佛陀垂怜慈悲,来到我的面前,除去我的罪业。”

这时公主非常精诚又坚定恭敬,佛陀知道了,就在天际显现出自己神圣的法像。公主看见佛陀发出的法像,惊讶得赞叹起那世间少有的面容。因为公主用欢喜恭敬的心礼佛,所以身上丑陋的样貌都消失了,头发变得细软乌黑,相貌美妙端庄,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

佛陀为她解说佛法,扫除她心中的烦恼疑惑和各种恶念,使公主的心变得澄净透彻,当场证得须陀洹果。

后来驸马把这个消息告诉国王,国王急忙来见公主,当他看到公主美妙的面相时,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带领众人到佛陀座前至诚跪拜。

波斯匿王合掌问佛陀:“世尊!我这女儿以前种下什么福报,可以投生在皇家?又造了什么业报,今生长得这样丑陋?”

佛陀说:“过去有一位很有名望的长者,家中供养一位无师自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隐藏美妙的面相,常常显现丑陋的容貌来检验拜佛者的心地。

长者有一个小女儿,天天都看见那位辟支佛,心生嫌恶,出口辱骂:“你这个出家人面貌丑陋、皮肤粗糙,看了就讨厌!”

后来这位辟支佛将要进入涅时,为供养他的长者家做出各种变化,像是飞腾在虚空之中、身体出入水火之中、躺卧在空中等,用各种方式显现神通。

那位小女儿这时才恭敬又害怕,马上悔过并深深自责,对辟支佛说:“我实在是没有智慧,邪恶的心肠、恶毒的口,得罪了圣贤,希望您不要在意。”

辟支佛听了,微微的点了点头。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那个小女儿就是今天的公主。因为毁谤辱骂圣贤辟支佛的缘故,造下口业,从此便常常领受丑陋的形体,自取痛苦好几世。她能获得美妙的面相,是因为后来看见神奇变化,急忙悔悟,回复本心,而且她家长久以来供养辟支佛,供养的物品都是经由这女孩的手,因为这样盛大的功德,所以世世代代富贵,一直到解脱世俗为止。”

布施的好果报

有一位画师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三十两金子。赚到这么多钱后,就带回国准备过年。回到家乡的时候,路过了一间寺院,发现有五百位僧人在那里修行,威仪非常好,也非常精进。画师当下生起恭敬之心,便想做供养。他到客堂询问:“我想供一堂斋,需要多少钱?”知客师回答说:“供一堂斋要三十金。”画师一想:我正好有三十金。就把钱全部拿出来供了一堂斋。供完斋之后,他感到非常欢喜:哎呀,我今天做了一件大善事。

当他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的时候,不知道麻烦正在等着他。

他的妻子问:“你出去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了钱没有啊?”

他说:“赚到啦。”

“赚到多少钱啊?”

“赚了三十两金子。”

妻子说:“那好,拿来吧。”

但这时候画师已经拿不出钱来了啊,他就坦白:“我把金子都种进福田里面去了。”将自己供斋的事情说了。

妻子一听,勃然大怒,斥责道:“你的头脑是不是有问题啊!工作十二年赚来的钱,不用来养活妻儿,却拿去给别人供斋,你头脑不正常。”画师的妻子用绳子把他绑起来,送去了官府,想让官府来论罪惩罚他。押到官府后,他的妻子控诉说:“他作为人夫和人父,在外工作十二年,赚了钱,却一分钱都不拿回来,全在外面给花掉了。”

审案的官员开始一听,也觉得很愤怒: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家小都不养的!把惊堂木一拍,就要惩罚他。这时,穷画师赶紧辩白:“我一直很穷,这么做,是想摆脱贫穷。今生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宿世没做过布施。碰到那些修行人,是个种福田的好机会,所以就赶紧布施钱财。”

堂上官员正好是一位学佛的优婆塞,听了画师一席话,觉得此人此举也很可贵。因为贫穷布施难啊,一个穷画师能把辛苦了十二年赚的这么一点钱全都布施出去,相当不简单啊!官员深受感动,赶紧过去,亲手解开画师身上的绳索,并把自己所穿的好衣服给他披上。之后,不但把自己的马,甚至连一个田庄也都赠送给了他。

穷画师能以真诚心供养三宝,现世就得到很大的回报。这只是花报,将来的果报则是生到天道。所以,虽然贫穷的人最难布施,但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而富贵人去布施,自身的富贵会更绵长。

能舍一切诸难舍

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拥有世人欣羡的富贵、名位,但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这一切他都看透、放下了。

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行脚来到摩竭陀国首都王舍城时,由于他的相貌与风度既高雅又庄严,吸引了许多民众围绕瞻仰。当时国王频婆娑罗王正在宫殿高处俯览城市景致,看到许多民众对一位年轻的沙门恭敬礼拜,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派遣侍卫把他请过来。

太子走到国王面前,国王见到他那殊胜的相貌,打从内心生起敬重之念,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辈。

国王向他说:“我看你不是平常之人,应有一番大作为才对。你是不是能放弃修行,帮助我治理国事?我会给你很高的职位,给你许多兵士。”

太子摇摇头,面带笑容地说:“我的志向不在于世俗的富贵,也不在于领兵掌政。”国王说:“如果这样你还不满意,那我让你担任元帅,协助我保卫国家。”太子仍然安详地说:“我已厌离世俗之事,我要追寻丰富的心灵宝藏。”

国王又说:“要不然这样吧!我给你一半的国土,我们一起来掌政。”太子说:“我既已舍弃原有的国土出家修行,怎会贪恋这些呢?”国王觉得很奇怪,问道:“你从那里来呢?”

太子说:“在雪山南麓一带,有一个富足安乐的国家,国王的族姓是‘释迦’,我就是释迦族的太子。为了探讨人生最超然、最珍贵的心灵领土,我舍弃了一切,所以,我不希望在此受到高位的束缚!”

国王听了讶异地说:“噢!原来你是释迦族的太子!为了出家修行而舍弃王位,实在令人钦佩!我们在此约定,如果你修行有成,千万别忘了回来度我!祝福你!”

悉达多太子成佛后,果真依约来度化频婆娑罗王,后来频婆娑罗王成为佛教的大护法。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悉达多太子为了追求真理而舍去一切;而频婆娑罗王为了爱才,也愿意舍半国之地。可见,能舍的人,才是大福大慧之人。

当我们“舍”的时候,我们的心念是朝向哪里呢?是朝着福利人群的方向?或者是朝着私爱的方向?若是为服务人们而舍,就是快乐自在之道;若是有所求,为名利财色而舍,就是烦恼之源。这一切都是从心而起,心怀大爱才能自在轻安,请大家多用心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QdZ83IBnkjnB-0z9H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