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口罩一只难求,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创意。其中就包括上图的这位大爷,由于家里缺乏口罩,只好将女士胸罩当做口罩进入超市购物了。
其实,这位中国大爷并非突发奇想或者心理变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3M就申请了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口罩为用途的女士文胸专利。
美国3064329专利图
这项代号3064329的美国专利是由3M公司的两名发明者,沃尔特M.韦斯特贝格(Walter M.Westberg)和小帕特里克H.凯里(Patrick H.Carey)在1959年8月19日申请,1962年10月20日正式获得批准。它概述了胸罩作为该工艺的主要产品,并附带了图纸。该专利还提到了其他可能的用途,包含模制服装,肩垫,拖鞋和外科口罩。这项专利确立了3M公司在热成型方法方面的专利主张。
3M 8710口罩
世界上第一个一次性的口罩也是由3M发明的。这里说的一次性,是指一次性使用,免维护。1970年,美国矿业局首次批准了这种一次性口罩。实验证明,这种口罩可以过滤掉1.2微米的煤尘。
此后,这种口罩的名称在美国不断发生变化。从一次性呼吸器变为单次使用呼吸器,一次性口罩,最终变为现在的免维护口罩。然而,这类口罩最合适的术语应该是“过滤面罩”,因为在过去几十年,口罩的过滤介质与效率均有所提高。
口罩的糖精雾定性测试法
然而,如何对一次性口罩进行精确的密封过滤测试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1982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QSHA)采纳了由3M公司专门为一次性口罩开发的“糖精雾定性”测试法。这种方法使用糖精溶液气雾剂对佩戴口罩的人员进行喷雾测试,使用测试人员的味觉或嗅觉或对刺激物的反应来检测进入口罩的物质泄漏。后来,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又采用了另外三种物质进行口罩的定性测试:闻起来像香蕉的乙酸异戊酯;医用苯酸苄铵酰胺,如果口罩过滤效果不佳,这种物质会在测试人员口中留下苦味;刺激性烟雾,口罩效果不好可能引起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