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文章被作为高考阅读材料的清华才女,如今怎么样了

2020-04-03   成才心路

2008年12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2009年,这篇文章被选择作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总分为15分。事后,文章原作者试着做了下阅读题,得分仅为1分,当时在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圆日墓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这是《寂静钱钟书》中的一段节选,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的一篇为了纪念我国著名文学家,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而写的一篇散文。“墨守寂静,恪守人格”是这篇散文的主题,立意高远,语言生动,你会以为这篇散文出自一个文学大家所作,其实不然,文章的作者其实是一名年仅22岁的小姑娘,当时正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二的学生-周劼人。

周劼人,浙江人,1986年出生于浙江萧山,2005年以浙江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录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据介绍,这位才女当年高考成绩为659分,浙江省第四,整个杭州地区名列第三。为何此女如此优秀,据其班主任介绍,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一、态度决定一切

人都是有虚荣心的,特别是当一个人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时候,很容易得意忘形,沾沾自喜,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在虚荣心中迷失自我,很难再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周劼人这位才女,经常稳坐年级第一的宝座,然而却非常淡定从容,从不会得意忘形,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上课的时候,不论懂还是不懂,都会认真听,不懂的需要听,已经懂得,可以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寻找新的启发。

二、善于利用空隙时间

利用空隙时间学习是衡水中学很多优秀学生都会采用的学习方法,周劼人也一样,随身携带一些小卡片,上面写好一些小的知识点,或者一些错题。在课间休息时间,食堂排队打饭的空隙,坐公交车的时间,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拿出小卡片复习,比整块时间复习效果更好。

三、勤于思考,重视笔记

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和题目,“多留一个心眼”,“多问几个问什么”。同一道题,想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题方法,没有想出来可以加深印象,想出来了,就“赚到了”。另外,平时多向老师提问,有什么更好的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不要怕老师不高兴,其实,所以老师都喜欢爱思考的学生。

四、重视课外活动,不要死读书

学霸周劼人并不是一个整天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她不仅学业成绩优秀,在课外活动上,依然表现活跃。晚会主持、演讲赛、辩论赛等,她都是学校的顶梁柱,不仅参与进去,还表现突出。钢琴获得全国业余八级,美术获得了全国美术家协会小美术家七段,多次担任学生会主席,班长。总之,在她身上,有太多的才艺。另外,听说她还会唱昆曲呢。

这样的学霸才女,在进入大学之后,也注定会不平凡。2009年,其从清华大学毕业,取得文学、法学双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我国著名通讯社-新华社。

才女不愧是才女,也永远不会甘于平凡,在新华社沉淀了6年之后,就在2015年,周劼人离开新华社,开始自主创业,加入一家健康科技类创业公司。

如今的她,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在北京也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谓是家庭事业双丰收,人生赢家莫过于此。不过,她依然忙碌,每天8.30出门上班,下午5点回家照顾孩子,9点后,当孩子睡熟之后,继续工作到深夜。能够做到家庭和工作两不误,这位才女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网上曾经报道过李嘉诚和王健林的每日的作息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成功人士对时间的珍惜程度。

当年文章被作为高考阅读材料的清华才女,如今怎么样了

的确,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看你怎么利用,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谁就能取得成功。

大家会将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个规划,然后严格执行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