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既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来源,又是食品和医药重要的加工原料,在农村种植十分普遍,花生味道美,生熟皆可食用,且种植相对简单,倍受人民的喜爱。最近几年,春花生出苗前常常发生烂种,导致花生田缺苗、少苗现象严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今天就谈谈如何防治露地花生播后烂种,达到苗壮、苗齐,为花生的丰产打好基础。
春花生播种后,只之所以容易发生烂种现象,主要由于农户在播种时没有把好以下五道关:
1、市场购买的花生种子质量不好;或者自留种储藏不当,导致变质或损坏;或播种前包衣量不够;
2、花生田地势低洼、墒情差、整地不实、播种过深,花生出苗时间长;
3、多年重茬耕作,土壤病源基数多;
4、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肥害伤种;
5、播种过早,地温过低,不利于花生出苗。
既然这些问题是导致播种花生出现烂种的原因,那在播种前,农户就应该提前考虑,因各地气候、墒情、品种不同而相应做好预防措施。
精选适宜本地区播种的优质高产品种,如常见的鲁花14、鲁花11等,种子选用新的花生种子,如果是自留种,应该选用去年大田无病、无伤、储藏得当的种子,最好是带壳的花生,播种前带壳晒种2天,可促进种子的成熟程度,若是已经剥壳,晾晒时注意别烫伤种皮。
晾晒选择晴朗的上午,在土地上(不要在水泥地)铺张塑料纸,将种子摊平,每三小时翻晒一次,1~2天均可,下一天就可以点种。
将晾晒好的花生剥壳,剔除破子、秕子,选出子仁饱满、大小均匀、种皮颜色颜色正常的种子,然后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等以后播种时大小粒分开播种,这样出苗期,且不会出现大小苗挤压现象。
选好的种子放入38℃温水中浸泡3小时,为了防治地下害虫要进行种衣剂保护,一般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种衣剂的用量为种子量的4%左右,再用稻草或青草催芽,等花生‘’粉嘴‘’即可播种。
花生忌重茬耕作,重茬耕作的花生棵小株细、落叶早、病虫害多、产量低,所以要选择从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田地,由于花生是深根作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疏松、地势高阔的田块更易出苗壮、出苗齐。
播前施足基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各15千克,基肥2/3一次性深耕施入,其余基肥在起垄时在垄面中间8厘米的土层下施入。若天气干旱,可小水浇灌,不可大水漫灌,播后若雨水积田,需要及时排水降湿。
花生种子低于12℃不能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所以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过早极易影响花芽分化,因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较多,容易发生烂种;若播种过晚,花生不能充分利用生长期,影响产量及质量。
种子播种深度以5厘米为佳,墒情好的田地可以适当浅播,反之就稍深播种,但总体深度范围控制在3~6厘米,覆土后要及时镇压。因品种不同要注意合理密植,总体做到‘’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
综上,春花生播种容易烂种,主要由于播前管理粗放,没有把好以上所述的五道关,防治春花生烂种就要从精选良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期播种入手,科学管理,因地而异,从而降低花生烂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