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皮虾
最近,国内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国内疫情的漫延,在国外对华人的歧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前几天一个德国留学生好好在街上走着,竟然被两个疑似阿拉伯裔辱骂,接着又被打。
她写到“我鼻子破了,脸上都是血,眼镜也坏了。”看到这里,欧洲菌很心疼,虽说留学中遇到困难很多,但谁在家不是被爸妈宠着呢?这样结结实实被打,恐怕人生第一次。
前几天,听说有亚裔因为戴口罩,从rer上被赶了下去。
其实这几天,这些事已经不仅仅在新闻里了,欧洲菌身边的朋友也遇到了这类事件。
编辑奔放的辣条说,下班的时候遇到一个黑人大婶看到她,一边惊恐大喊:“远离带病毒的中国人!”,一边头也不回狂奔冲进了单元楼。
@灵魂画手皮皮虾
前几天,有位华人妈妈说女儿在学校被叫“病毒”。甚至竟然出了歧视华人的表情包。翻译:当你在吃中餐听到厨房传来咳嗽声时……
可见,目前对中国人的歧视真的并不少。
为了客观,欧洲菌也站在一个外国人角度思考,其实我能理解他们对我们的害怕。
因为只要是人都惜命,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想好好活下去。
就像目前国内害怕武汉人一样,他们可能觉得我们携带病毒。
为了性命,和我们保持距离,也无可厚非。
但我不能理解,是对我们辱骂,对我们动手动脚。
毕竟,我们也没得罪你。
而且该恨的是病毒不是吗?而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受害者啊。
为了莫须有的罪行,已经承受不该承受的白眼了。
为何这样极端?道德和尊重何在?
当然,欧洲菌不想一杆子打死所有外国人,因为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很关心。
因为欧洲菌在国内,朋友们都纷纷发来消息,让我报平安。
问了身边在巴黎工作的朋友,她告诉我自己这几天在工作时间,还是上下班都没有受到歧视,只是上司因为中国游客大量退单有点小苦恼。
木南菌说碰到楼道里的老奶奶,她礼貌的询问家人近况,然后说了一声加油。
示意图
其实歧视只是多了而已,但还是理智、善良的人会更多。
在国内的爸爸妈妈请放心。
为了不被歧视,很多中国人也在积极的反击。
在推特上,人们带上标签#JeNeSuisPasUnVirus(我不是病毒),告诉反对的该是病毒,不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但我不是病毒,我知道大家怕病毒,但这不能是偏见,谢谢。”
朋友圈的华裔妈妈也耐心教导女儿,如何回击不恰当言论。“就像埃博拉不会叫他刚果病毒,疯牛病不会叫他欧洲病毒。”
一部分外国媒体也在积极报道这种现象,虽然有一部分媒体不太尊重,但是有分量的大媒体,写的立场还是很正义的。
法媒20minutes给法国人科普了中国人戴口罩只是在预防感染而已。
《世界报》很悲情的说,被歧视的亚裔,是这次事件中第一批受害者。
《纽约时报》虽然前文报道了很多歧视现象,但在文末的时候抛出观点“病毒是在中国一个省被找到,但我们要注意,这不是中国病毒。”结尾又引用一个日本人的说法“虽然中日双方有时候‘拌嘴’,但是相互之间还是友好。我希望我们能做更多帮助消除对中国的恐惧。”
希望这些反击能敲醒那些歧视的人,虽然不能消除偏见,但是希望他们能学会起码的尊重。
最近,除了在斗歧视,外国华人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国内凑物资。
法国武汉大学校友会联合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和德国的学联等发起捐款,2月2日,已经发送走了第一批口罩20万个,其他也正在筹备中。
@中新经纬
欧杭总会也积极响应,从1月27日起开始筹集善款,到2020年2月2日,共筹到善款约14万人民币,购买了欧洲N95口罩,一部分支援了武汉同济医院,一部分支援了杭州卫健委。
美国的华人也正在努力,硅谷华人志愿团体,在湖北各大校友会的协助下,筹集到了20万医用口罩、2.75万双手套,4000件防护服,已经交给了武汉协和医院。
甚至有华人背景的公司,让广告牌都为武汉加油!
@图片来自朋友圈
还有,阿联酋琼籍社团给海南捐赠了9.7万个口罩,3.5万医用手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华人华侨捐款筹集到40万澳元现金,价值30万澳元首批物资。
当然有更多欧洲菌没有盘点到的……
2020实在是太沉重了,沉重的想让人假装这个年没有到来。
那样的话,那些逝去的生命都能回来。
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朋友们,我们要挺住。在国外,继续和那些歧视作斗争,继续支援祖国。相信待到春暖花开时,一切都会过去的!
爱大家,祝国内外的朋友们都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7S0DXABgx9BqZZIia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