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创新实践】全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青铜峡样板

2019-10-17   平安吴忠

地处青铜峡市城郊结合部

的大坝镇利民新村

过去由于管理不善

各类案件多发、矛盾纠纷不断

曾是远近闻名的治安混乱村

如 今

这里环境优美

治安稳定、和谐宜居

已连续4年实现了“零”发案;

这些变化

得益于

青铜峡市公安局大坝派出所

积极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的探索与实践

大坝派出所

现有民警13人,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所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引领,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创建目标,积极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青铜峡样板

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战斗堡垒

“开课之前,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入党初心是什么?”9月27日上午,在大坝派出所党员活动室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卫东以《我的入党初心》为题,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以党建为统领,坚持政治建警为先,

这是大坝派出所奉守的信条。

近年来,该所以实施“三强九严”工程为契机,不断强化党支部自身建设,率先在全局基层派出所建成党员活动室,深入推进“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

同时,以“锋领工程”“青蓝计划”为抓手,引领党员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基层战斗实体。

目前,大坝派出所13名民警中,10人是党员,红色已成为最鲜明政治底色。

2017年、2018年,该所连续两年被青铜峡市公安局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荣誉称号;2019年,被青铜峡市委评为“四星级党组织”,连续多年实现了党员民警、辅警“零”违纪。

持共治共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大坝派出所地处城郊结合部

由于利益诉求多元

现实需求多样

当地矛盾问题突出

治安形势复杂

今年4月,大坝镇一女子因感情问题与辽宁男子王某某产生矛盾,因王某某情绪激动,极有可能铤而走险。为防止引发民转刑案件,派出所民警辗转一千多公里将王某某送回辽宁老家,协调当地警方、社区、家属多方努力,最终成功化解双方感情纠葛。事后,王某某从辽宁寄来了两面锦旗表达对派出所和民警诚挚的谢意。

这样的调解故事

在大坝派出所并不鲜见。

近年来,该所建立“派出所+综治中心”公调对接模式,在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选派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辅警作为专职调解员。

同时,常态开展“人民调解员随警作战”“律师驻所释法助调”“专家团会诊终结”等“联调联动”机制,依托镇、村干部、社区民警、司法调解员等,构建矛盾多元化解网络,让群众合理诉求有保障。

2019年1至8月,该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8起,矛盾调解成功率高达9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持多管齐下,全时空守护平安

大坝派出所辖区面积90平方公里,管辖面积大,而警力配置相对较少,如何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该所立足实际

积极创新工作方法

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努力构建立体治安防控网

积极推广“家用天网”和社区智能大喇叭

及时将视频监控设备接入警务室,通过重点部位监控设备“定点”,巡防人员动态巡逻“穿线”,家用天网覆盖“布面”,着力构建“外部有卡口、内部有监控、家中有“天网”,路面有巡防”治安防控机制。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派出所将村组干部、老党员、小区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纳入巡防力量,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和警务专干巡逻队,根据发案规律和特点,精准化开展治安巡逻,有效防控了各类可防性案件。目前,全镇6个行政村实现“零”发案。

持服务民生,零距离服务群众

人民主体

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

大坝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公安部“放管服”改革和各项民生警务举措,深入推进“1+X+N”社区警务建设,将全镇划分为三个警务区,分别建设新桥、中庄、利民新村3个警务室,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依托政务大厅常态化提供代办、约办、上门办等服务;借助“家用天网警铃”,开展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先后有5名留守老人突发疾病,全部因救助及时转危为安。

民警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证件;每周至少接待2名走失的老人或小孩;建立微信群开展法律宣传、发布警情通报、接受群众咨询……

如今,在大坝派出所,“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已成为常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已成为每位民警的共识。

正是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大坝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近年来

大坝派出所辖区没有发生八大类案件、恶性案件和民转刑案件,刑事案件发案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派出所先后荣获“青铜峡市社区警务工作先进集体”“吴忠市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全区公安机关首届微改革、微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