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硬核反电诈宣传,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2020-04-02   平安吴忠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受害群体不断扩大,已然成为了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的一颗“毒瘤”。利通区公安分局坚持“以防为先”的原则,从提高人民群众防骗识骗意识和能力入手,扎实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活动,全力预防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以更高站位大力推进宣传防范工作

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对电信网络诈骗重视程度,形成各单位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齐抓共管的“大宣传”格局?利通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上升为党政工程,详细听取利通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汇报。区委书记周涛指出,要结合利通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实际,通过《致利通区广大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等宣传手段,切实增强群众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反电诈宣传质效。

“各单位都把心操起来,把责任扛起来,齐心协力开展一场大规模、深层次的反电诈宣传活动。”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冯茂璋强调。3月30日,利通区委政府组织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区际联席视频会议,各联席成员单位及各社区、行政村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会议全面安排部署2020年利通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宣传防范工作,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反电诈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单位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以更多形式营造全民反诈防骗氛围

“现在,简单发放宣传彩页、张贴海报等传统宣传手段对群众的吸引力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宣传手段上不断创新,变‘追着群众讲’为‘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马国权在督导调研中反复提到。

为了形成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利通分局按照“警情主导宣传方向,宣传压降电诈发案”的宣传要求,在前期详细梳理利通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全面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制作反电诈宣传手册、海报、PPT、短视频、微电影等宣传品,结合疫情防控、百万警进千万家、精准巡防等重点工作,由各派出所组织村(社区)干部、警务专干、物业保安、志愿者等社会综治力量,成立反电诈小分队,广泛开展反电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九进”活动。

为使宣传更“接地气”,分局联合相关部门还借助文化下乡、小喇叭广播、微视频、警情通报推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报发案形势、解剖典型案例、宣传防范技巧,在面对面交流中增强群众识骗防骗能力。截止目前,共发放反电诈宣传资料4万余份,开展宣讲会615次,使用流动宣传车76次,村部(社区)大喇叭播放反电诈音频4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1万余人。



以更快推送提高知晓率扩大覆盖面

“最近总是能收到通信运营商发来的防范电信诈骗短信提示,篇幅不长,大致看一遍就能记住。而且社区业主群里经常能收到大家转发的电信诈骗案例,也解答了我的很多疑惑。”利通区某小区居民王女士告诉民警。

分局主动协调利通区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定期向广大用户免费群发公益警示短信息,重点介绍常见诈骗手段、识骗小知识、典型案例和举报电话,实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同时,依托“利通反诈”APP、“多彩利通”“平安利通”微信公众号及警务微信群,每日将警情通报、防骗识骗小贴士等以图片、视频、文章链接等形式逐级推送给居民群众,形成层层递进、以点带面的宣传格局。

截至目前,共发送公益警示短信70万余条,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及防范小贴士已推送100余篇,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以评选活动掀起反电诈宣传新高潮

虽然反电诈宣传是分局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但是怎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了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宣传防范质效?这是分局一直以来不断摸索思考的问题。

3月份以来,分局创新工作思路,精心筹备了“反电诈之星”评选活动,依托村(社区)书记人熟、地熟、影响力大的优势,运用表彰奖励的方式,激发反电诈宣传热情。

为确保评选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分局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到各派出所及社区,开展调研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深入开展讨论交流,充分听取派出所及社区负责人关于活动的各方面意见建议。

本次评选活动分两轮进行,将22个社区书记和109个村书记纳入评选范围,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将阅读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短视频、音频、案例作为投票的前置条件,按照网络累计得票数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最大限度的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确保宣传全覆盖、有效果。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4月初在直播吴忠、中国移动微信公众号等10余个平台同步宣传投放。


“少发案胜于多破案”,利通公安将在宣传防范上持续发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群众防骗识骗意识及能力,真正构筑起电信网络诈骗“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