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面也如之前的预期迎来了“科创板红”(之前分析过最后一天左右大盘会拉升),但几天内大盘整体的表现都较无力。今天证券和房地产(有资金博周末降准或降息)无疑起了很多作用,当然,保险,银行也都贡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这些大家伙把指数撑起来。
但是没有很好的题材填充,午后科创对标异军突起,但真正上板的其实很少,因此下周科创正式开闸后,主板中的对标股反而要小心些,下周开始真正的市场方向将指向科创板。
目前有许多朋友希望我解读下科创板投资的机会,今天我就拿一些重点来分析下:
科创板首批企业将在下周一正式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已经有许多公司发布了上市公告。综合来看,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这其中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数量达13家,而且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情况来看2018年营业收入大多集中在2-5亿元且全部实现盈利。这次25家总共募集资金达到370亿元,其中募集金额在6-10亿元之间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43%左右。
从这些公司发布的盈利情况来看,盈利规模和业绩增速中位数都要高于创业板,所以未来大概率真正的高科技公司会诞生在科创板,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如果有条件参与的投资者一定要开通参与科创板的原因。
从盈利规模来看,首批科创板企业中归母净利润在5亿元以上、1-5亿元、0.5-1亿元区间的公司占比分别为8%、44%和 44%,很明显这组数据也远远高于创业板,此外从增速来看,25家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为40%,也高于创业板企业的营收增速中位数16%,另外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67%,这个最为重要的数据也大大高于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1.94%(虽说为上市做准备之前业绩普遍都好,但目前和创业板比实在是一个天一个地)。所以你心里一定要清楚首批科创板企业的盈利规模和业绩增速中位数都远远高于创业板,体现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是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目前9家企业在发行中引入了保荐机构以外的战略投资者(这点很关键)。其中我看了下员工专项资管计划出现次数较多,这就表明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对公司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比如澜起科技与中国通号战略配售股份占发行新股比例高达30%,而且还引入了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产业投资者来加强与上下游的合作关系。
由于战略投资者不参与询价过程并以发行价入股而且锁定一定的期限,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引入战略投资者表明公司的基本面获得产业投资者的认可。作为我们投资者更应该关注那些具有较高行业壁垒、竞争优势明显的细分领域龙头(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研发高投入的公司)如澜起科技、心脉医疗、中微公司等待。
作者:蒋衍
编辑:李昂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微信公众号独家内容,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本文涉及个股仅做参考,不推荐买卖,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第一财经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