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因为没新鲜竹子吃要被“遣返”,疫情下的动物们都还好吗?

2020-05-15     华舆

原标题:大熊猫因为没新鲜竹子吃要被“遣返”,疫情下的动物们都还好吗?

编辑:向前

最近,旅居在加拿大的大毛和二顺很是闹心。

受疫情的影响,两人可是有一段时间没吃上从中国运过去的新鲜食物了,要知道,娇生惯养的他们长着地地道道的“中国胃”,只要食材不是来自故乡,或者食材本身不够新鲜,他们一筷子都不会动。由于对吃的不满意,二顺和大毛决定绝食抗议,这惊动了加拿大政府。

不过,即便是政府也束手无策,对他们说你们要是实在吃不惯就回去吧,这就帮你们订机票。

加拿大政府如此决绝的态度是二顺和大毛没有预料到的,在饮食和回国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的黑眼圈眼瞅着又黑了一大截。

雄性熊猫“大毛”和雌性熊猫“二顺”于2013年3月底来到加拿大。图为“大毛”正在休憩。(图片来自中新社 余瑞冬摄)

对了,我是不是忘记说了,其实二顺和大毛是两只熊猫来着……

话说,为什么加拿大熊猫的名起得这么不走心啊……

据报道,这两只被饲养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尔加里动物园的熊猫本应该在2023年送还中国,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无法通过商业航班每周两次运来足够多的新鲜竹子。而这两只熊猫又挑食得很,一旦发现竹子不新鲜便停止进食,这让加拿大的动物园方面十分为难。

据该园园长透露,他们正在向中加两国政府申请,加快办理审批手续,尽早送还大熊猫。

此时必定会有爱熊猫人士跳出来鸣不平:养个熊猫咋这么毛病,拿来我养!

其实,完全没必要为大熊猫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毕竟,它们回家坐的是飞机,而且还是专机。

相比而言,其他动物就没这么好运了,比如泰国的大象。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泰国旅游业带来巨大影响,为泰国旅游业工作的大象不得不“收拾行李”回家。

位于清迈的一座大象体验公园正在遭遇寒冬,由于造访的游客锐减,使得园区无法负担每月近2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43841元)的土地和设备租金、饲养员工资以及大象饲料的费用,要知道,大象一天要吃掉多达300公斤的草和蔬菜。无奈之下,公园主人决定将大象送回老家。

不过,用卡车拉运大象的费用高得惊人,经过一番商议后,大家决定步行送大象回老家,毕竟,路途也不太远,也才……150公里。

搬家中的大象。(图片来自世界动物保护组织)

150公里完全靠腿儿,相信不论对于大象或是人都会是不小的负担。大象的步行速度大概在每小时7公里,150公里需要大象足足走上一天。另外,即便是回到家乡,大象是否能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同样存疑。

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介绍,受疫情影响,已有多达2000头已被驯服的大象可能因主人无力喂养而饿死。

日本的水族馆同样人影稀疏,这让其中的一些鱼类产生了心理问题,比如花园鳗。

花园鳗。(图片来自网络)

被誉为“治愈萌神”的花园鳗有一个神奇的特性:但凡周边有风吹草动它们都会立刻钻进沙子里,然后好奇地探出一半身子四处张望。在日本的很多水族馆中,你看到一群花园鳗在探头探脑,不断地做伸缩运动,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萌点……

不过,随着疫情到来情况在发生改变。工作人员发现,因为很长时间没怎么见过人的缘故,馆里饲养的花园鳗,开始对工作人员变得警惕,都“自闭”钻进沙子不愿出来。

为了让馆内的约300条花园鳗“回想起”人类的存在,水族馆推出了一项为期3天的视频连线活动。馆方在水箱前放了5台平板电脑,供大家每天和花园鳗互动几个小时。时隔多日再次看到人类的样子,花园鳗们的“自闭症”终于得以缓解,重新开始从沙子中探出脑袋。

(图片来自进击的多肉)

如果说疫情对一部分动物的影响仅停留在心理层面,那么相比而言对另一部分动物的影响则更加深刻,因为关乎生死。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随着肉类加工厂的关闭和全国范围内加工能力的下降,美国养猪户预计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需要对数百万头猪实施安乐死。

肆意的疫情几乎瘫痪了美国猪肉的生产链,大批员工遭受感染,某些工厂中感染率甚至超过了50%,生猪的加工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大批餐厅停业,这也使得猪肉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猪肉卖不出去,养猪便反而成了一笔赔本买卖。美国国家猪肉生产商协会估计,每头上市的生猪将给养猪户带来约37美元的损失,到今年年底,该损失将达到50亿美元。

于是,全美的多家农场不得不做出安乐死猪的决定,用以止损。据估计,将被执行安乐死的猪将达到500万到1000万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eUtG3IBnkjnB-0zpL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