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35,18岁自闭症青年峻铭照例戴上口罩,走到几百米外的广州流花湖公园,在榕树和棕榈树之间开始长跑。
原本这个春天,峻铭应该在职业中专学习下学期的文秘课程,但现在,除了下午1小时的网课,他每天都会绕着流花湖跑个三四圈。跑完,他抬起手腕,运动手表帮他记录了流汗过程:13公里。
每天十几公里的长跑,峻铭已经坚持了一个月;但自闭症康复这条路,峻铭妈妈已经陪他跑了15年零3个月,从未停止,也无法停止。
奔跑中的峻铭(右一)
1
来自一场马拉松的鲜花与掌声
疫情期每天长跑,峻铭不只是为了锻炼和打发时间,更是为了跑步带来的快乐、满足以及认同感。
自2016年,峻铭参加了广州市孤独症儿童服务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跑团之后,他就爱上了跑步,2018年11月还参加了人生第一次半程马拉松(21公里)。
峻铭妈妈深刻地记得,那天下着小雨,现场选手和观众有上万人,峻铭身穿蓝色运动服站在起跑线上,从容淡定。
随着“砰”一声枪响,峻铭冒着雨,冲了出去,大步向前。
2小时37分2秒后,早早在终点蹲守的峻铭爸妈,再次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在志愿者的陪同下跑来,他浑身湿透,但每一步坚定有力,冲过起跑线的那一刻,他朝着迎接他的人扬起了手,享受着这一刻的荣耀与欢呼。
韶关半程马拉松赛上的峻铭
峻铭妈的视线早已被雨水和泪水模糊,但她依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闪闪发亮。
峻铭的马拉松之旅至此启程,此后,他愈战愈勇,先后参加了六场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3分钟,这比普通选手的平均用时2小时15-30分钟还要快,峻铭还一直计划着要去挑战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
峻铭妈的干预“陪跑”之路,也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虽然峻铭现在依旧不爱说话,不善交往,但他正在找寻自己的爱好与长处,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再也不是那个让妈妈数度崩溃,让爸爸无法接受的孩子。
2
妈妈要养家,爸爸不接受
孩子怎么办?
峻铭在运动方面的“造诣”始见于他的多动。
2岁多的峻铭不会说话,无论谁喊他都不会回头看一眼,但动起来却一刻也停不下来。
一向心宽的峻铭妈也坐不住了,带着峻铭去了中山三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中度自闭症。医生告诉峻铭妈,自闭症的特殊会与峻铭纠缠一生,没有什么方法,只能尽快开始干预。
小学时期的峻铭
从发懵,到不相信,再到接受峻铭是个特殊孩子,峻铭妈妈用了几天,并迅速把峻铭送进去了干预机构。
但在机构干预到6岁,峻铭依旧进步缓慢,他还是不怎么说话,还是非常好动,峻铭妈有些焦虑了。
当时,她正经营着一家发廊,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但一位医生告诉她,爸爸妈妈最好有一个人全心带孩子,作为机构干预的补充。
但当时的峻铭爸显然无法成为那个人,按峻铭妈妈的说法,“峻铭爸爸是个要面子的人”。他会因为峻铭乱跑乱动,不敢带着峻铭出去见朋友,会因为别人的孩子乖巧懂事,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而陷入痛苦。
“如果我也不接受,孩子的一生就毁了,接受了自闭症,我才能正视自闭症。”最终,峻铭妈选择把20多万的发廊低价抛售,全心干预孩子,由刚刚创业的爸爸养家。
3
即使迷茫,也要先行动动起来
和其他家长一样,峻铭妈妈也曾因为看不到未来而迷茫,刚开始全职带峻铭时,他们到处奔波,辗转多家机构。但峻铭的多动一直没有改善,这个问题不解决,干预难以入手。
峻铭妈是个好学的妈妈,她一直坚持:不懂就学习,就去听专家讲座,去找人问。
有医生告诉她运动会对峻铭的多动有帮助,她就四处打听,把峻铭送进一家以运动为主的干预机构。
峻铭在机构学习翻跟头,田鸡跳……峻铭妈也陪在旁边,一起跟着学,一个月后,峻铭妈妈偷师成功,于是开始自己在家干预峻铭。
“翻100个跟头、150个,再到400个,消耗精力;再练传球,训练眼神的跟随能力。”峻铭在家里翻跟头,峻铭妈就在旁边鼓励他,并把小饼干攥在手里,作为峻铭完成锻炼的奖励。
“累了就不想动”的道理开始在峻铭身上应验,峻铭从一个闲不下来的小捣蛋鬼,渐渐能坐下来,写一行完整的字,这让峻铭妈妈看到了希望。
峻铭在和其他孩子做运动
多动问题有了眉目,峻铭开始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专注力提升了多少,语言、眼神怎么样,峻铭妈妈都会记下来。
峻铭去机构时,峻铭妈抓紧时间看书、听讲座,学习干预知识;
峻铭回来后,峻铭妈妈再带着他做运动,趁着峻铭做作业时,峻铭妈妈就跑进厨房,张罗出一顿晚饭。
晚上也不会闲着,峻铭妈妈会指着家里的物品,挨个问峻铭这些物品的名字,再教峻铭一些文化知识。
等到俩人都累了,峻铭妈妈就让峻铭在旁边休息,自己又硬撑着快要合住的眼睛,在一旁给他读睡前故事。
峻铭妈妈感叹,纠正一个动作,或者教一个知识,有时候可能需要大半年,需要家长极大的耐心,也需要一些小技巧。
峻铭学不会数字?她就拿来瓜子花生来代替,吃掉了一个就是减一。不会识物?从家里到超市,每个东西是什么,峻铭妈妈都要问峻铭一遍又一遍。
干预的过程,是峻铭逐渐进步的过程,也是峻铭爸逐渐接受的过程。
每当峻铭妈看不到孩子的进步,陷入崩溃之时,峻铭爸都会来安慰,肯定她的努力,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和依靠。
4
从小学到职中
妈妈的陪跑之路从未停止
日复一日的坚持,改变发生了,慢慢地,峻铭可以专注地学习数十分钟,这也意味着峻铭有希望上学了。
上学前,妈妈还带着他去医院复诊,医生惊讶于峻铭的进步,夸赞峻铭妈“教得不错”。
最终,峻铭顺利地入读了普通小学专门开设的融合班。
但峻铭的妈的干预马拉松还不能止步。白天,峻铭上学,放学后,峻铭妈妈在家里继续督促峻铭教他语言,认知,带他运动。12岁后,翻跟头渐渐不适合峻铭,妈妈开始教他乒乓球,游泳,后来开始跑步。
就这样,峻铭在融合班里读了9年,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广州一所职业中专,读文秘专业。
自从全职干预峻铭后,峻铭妈再也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她把自己的生活与峻铭的生活完全融在了一起。但这种让步与妥协让峻铭妈妈觉得很值得,“峻铭进步让我开心,至少现在痛苦的那部分已经没了。”
峻铭在做饭
如今,峻铭快毕业了,峻铭妈也有了新的干预内容:
一是她要教峻铭正确和女生交朋友,处理自己的生理反应,因为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峻铭有时候会摸女孩的头发,着迷于女孩子的鞋。
二是教峻铭更多生活技能,包饺子、煮面条、做菜、打扫……
三是计划着峻铭毕业后,她要先带着峻铭打工,希望有一天他可以自食其力。
这场干预的马拉松还要一直跑下去,但峻铭和妈妈已经成为了并肩的战友,他们将共担风雨。
(注:峻铭妈选择运动是根据峻铭好动特点培养的一项兴趣/特长,家长们也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引导孩子发展适合的方向。)
-End-
采写|大成 编辑|春桃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