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脏冠状动脉产生粥状硬化、痉挛或是形成血栓造成心脏细胞缺血的现象。而当冠状动脉产生严重狭窄或粥状硬化斑块破裂时,就有可能造成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造成大量心脏细胞缺血坏死,成为急性心肌梗塞。
根据流行病史的调查,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有以下的趋势:
1.一年内发作高峰以冬天最好发。
2.一周中发作高峰以星期一最好发。
3.一天发作,通常在起床后2~3小时内,高峰于上午6时至中午期间,另一高峰在傍晚时刻。
在寒冷的冬天中,因心脏冠状动脉疾病造成猝死的案例亦不时耳闻。低温状态下,周边血管收缩会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使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凝血功能及低密度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上升等现象,让心脏冠状动脉疾病更容易发生。因此,在极度寒冷的日子,具有显著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保暖与避免外出,以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的风险。
防心脏急性冠状动脉疾病3重点
对于冬季心脏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预防,除了一般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及三高(血压/血脂/血糖)、戒烟外;生活状态的调整也有助于冬季减少心脏冠状血管疾病的发生:
1.缓慢起床:早晨清醒后建议先养神5分钟后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血管的反应能力较差,建议冬天时先在床上多躺一会儿再起床,避免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2.生活规律,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中老年人较不宜,因为清晨大幅度运动,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易诱发脑心血管疾病。最好等气温回升后再出门运动,并建议结伴运动及事先暖身;若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易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容易发生供血不足及栓塞的可能。
3.进补要适度:我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运动量减少加上增加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容易造成血压血脂增高不稳定而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应适当就好,不宜过度。
寒冬泡温泉也要注意!
1.忌饱食或空腹时泡汤或洗澡:饭后立即洗澡,因血管扩张会使消化道血流较少,妨碍食物消化和吸收,引起肠胃不适;也容易使得心脏等部位供血不足,诱发心血管疾病。空腹则会造成低血糖,脑部供血不足,会导致晕厥。洗澡时间以饭后约 1 小时为宜。
2.忌水温过高:会让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导致心脏缺血而缺氧。水温过高会使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而引起休克及冠状动脉疾病。
3.温差过于剧烈、过快:从温度高突然来到温度低的地方,若身上无适当保暖的衣物,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冠状动脉疾病好发人群及年纪大的人需做好相关保暖工作;如:洗完澡出来时,多披一条毛巾或使用电暖器,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以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
4.忌久泡:泡澡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会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心律不整而猝死。因此盆浴20分钟为宜,淋浴3至5分钟即可。
总之,在寒冷的冬季,除了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之外,多注意冬季生活习惯的调整将有助于预防减少急性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进而享受一个温馨健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