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羊肉串情结

2019-09-19     美象府

朋友嘲笑我:“你怎么见羊肉串就要吃!”

是呀,无论在东南西北哪个城镇乡村旅游,只要见到卖烤羊肉串的摊贩,我都会情不自禁停下来,说:“来两串。”而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像前些天在西安万达广场食街吃的羊肉串,那个难吃呐,搞到我冒着被人打的危险质问:“这是真的羊肉吗?”

羊肉串

按照心理分析专家的原理,这已经算是一种情结了。他们说,情结即浓得化不开的一种潜意识,源自于童年时的某一过分的、或求之不能得的情感需求。依次推断,我的羊肉串情结是从何而来的呢?

大抵与童年记忆无关。

回想起来,我第一次吃羊肉串已年近半百,连中年也差不多走到了尾声。那一天,独自在哈尔滨的一条美食街上逛着,夹道都是小吃名点,我饥肠沥沥却迟迟不上前问津。并非囊中羞涩,而是眼前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而我食量有限挑花了眼。这时一股奇香夹杂着一股炭火味飘来,顿时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举目看去,呵呵,一溜维族汉子快乐的面孔赫然入目,敢情是到了一排烤羊肉串摊位了啦!只见好些个羊肉串摊位一路排过去,个个摊位前都围了一堆人,显然都很受欢迎。我走近其中人稍少的那个摊位,试探着道:“我只要两串,可以吗?”

新疆羊肉串摊

“可以,一串都可以。”那中年维族汉子笑答,很友善。哦,我想起来了,为何我对羊肉串这般敏感呢?因为我曾眼睁睁看着它而不可得。

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那时我正在上海攻读硕士学位,跟位同学到西安开研讨会。一天晚上我们饭后到那所大学后门闲逛,就看到了那个卖羊肉串的摊位。“好香呀!”我们不约而同道,连忙奔过去加入那围在摊前的人众朝那小贩呼叫:“来五串!”

谁知那汉子冷冷瞅我们一眼,却道:“五串不卖。最少二十串。”

“那,十串!十串!”

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几串羊肉串吗?不吃又不会死人。走!

可那香味却从此挥之不去了。要知道,那可是我第一次眼见并鼻闻到真正的羊肉串呐!一串串冒着香油的肉串在火上滋滋地烤,旁边是颜色各异的各种调料,辣椒粉、孜然粉、姜蒜 粉、五香粉……肉香与调料香沆瀣一气,尤其是那帮人围在旁边狼吞虎咽的形象,简直就是那不绝如缕之肉香的活广告。

辣椒粉

因为我曾对那美味有过一次难忘的体验。六十年代在大兴安岭,连米饭都吃不到的年代,有一天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弄到一块冻牛肉,母亲加入土豆红烧之,每人分得一小碗。那真是活到那么大我所吃到过的至味,以至于好多年里我都会在梦中闻到它的香味,流着口水醒来。

至于羊肉,活到三十岁我还只在书里面读到过它。二十多岁时我跟父亲一道路过北京,父亲说要请我去东来顺吃涮羊肉,结果去了才知道因僧多粥少,限量供应,须一大早去排队拿号。而我们第二天就得转火车回长沙,有那热情也没那时间呐。

“我们真傻,真的,”我每次与那同学重逢都是这祥林嫂式话语,“二十串就二十串嘛!吃不了就算了嘛!”

撸串,喝酒

大约就是因为这一连串沉淀在岁月里的肉食挫折吧,在哈尔滨第一次吃上了羊肉串我一下子就爱死了它,我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吃下去,竟是一摊更比一摊香,两串两串又两串,最后我索性要了十串,到旁边的露天酒吧要了瓶啤酒,看?街景听?街头音乐慢慢享用。

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全中国最好的羊肉串烤手那一夜都集中到了哈尔滨呢?因为从那以后尽管我见羊肉串就吃,却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羊肉串了。

作者:王璞;编辑:徐无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NXiSm0BJleJMoPM-W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