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9日下午,云南省保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介绍了保山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的举措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据悉,2月以来,为切实保障今年经济持续平稳运行,保山市在贯彻落实云南省22条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同时,迅速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1条措施和稳定经济运行15条措施,积极帮助全市各类企业、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全力稳定经济运行、稳定市场预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前,保山市在库项目325个,已复工316个,复工率达97.2%,其中,列入云南省政府重点监测项目6个已全部复工。
保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林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保山市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上级人社部门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保基本、兜底线、解难题,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张林森介绍,保山市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支持复工复产。一是明确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按照每名上班员工每天1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将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员工开展线上职业培训纳入补贴范围,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三是明确对由社会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认定的社会创业投资主体,对创业载体按照降低或减免场租补贴的50%,在5万元以内给予补贴;四是允许各级财政、人社部门统筹使用中央统一下发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稳定岗位;五是明确对提供职业介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企业推荐、安排相关人员的给予每成功介绍1人100元的补贴。
截至4月7日,全市减免创业孵化载体场租、水电费用58.22万元,涉及企业66户。完成拨付企业稳定就业补贴84户1万余人,拨付资金167.98万元。为在册失业人员1091人拨付一次性基本生活补助21.82万元;为1527名有组织就业人员拨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资金30.54万元。
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2020年一季度应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征缴期限可放宽,对未能及时办理参保缴费的企业,允许在疫情结束后予以补办,并在系统内予以标识,补办手续在三个月内完成,对企业延迟缴费期间,不征缴滞纳金,不影响参保人员正常享受相关的退休待遇。
对符合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根据其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的金额,按50%的比例给予返还;同时,将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企业,稳岗返还的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这是在政策方面扶持企业复工复产。
张林森表示,保山市建立健全机制,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市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市委书记带队深入一线调研复工复产,市长到车站欢送农民工返岗;充分发挥稳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作用,研究制定了《保山市统筹使用工业企业结构性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援企稳岗促进就业奖补办法》等政策文件;两次召开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视频调度会,要求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做到“不能等,要主动;不能拖,要及时;不能乱,要有序”,形成齐心协力抓就业促复工复产的“一盘棋”格局。
二是及时建立应对疫情稳就业指挥调度机制。组建“1551”稳就业作战指挥体系:建立1个稳就业指挥部、5名局党组成员挂牌督导5个县市区、组建企业调查等5个工作服务组、建立1支人社服务专员服务企业用工队伍。实施“464”工作法:监测4个底数、畅通6项服务、抓实4项督战。市县两级人社、工信、交通、卫健、扶贫等部门积极配合,动员960名村(社区)党建助理员推进转移就业工作,动员全市3887名各级干部奋战在转移就业第一线。
三是及时建立重点企业24小时调度机制。围绕保山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水电硅材一体化等发展思路,优先保障本地企业用工,吸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建立了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等重点企业的调度机制,设立“人社服务专员”,明确每1户重点企业都要有1名人社服务专员给予“点对点”的联系,对接生产经营和用工状况,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实现“五清”。即:企业产能清、员工总数清、缺工人数清、空岗结构清、问题困难清。
张林森强调,多措并举,减轻复工复产企业负担。一是抓实失业保险返还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援企稳岗的措施和方式,变过去企业申报为主动通过系统筛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服务,安排专项失业保险基金,用于援企稳岗的失业保险返还。对返还的资金,企业可以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有力地为企业复工复产减轻压力。今年以来,已全面完成失业保险普惠性稳岗返还政策,惠及企业1021户、43125人,拨付资金2049.82万元。
二是抓实复工复产企业职工培训。对企业的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从全市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中提取6500万元开展3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今年完成培训2.5万人次,3年培训7.5万人次。
三是抓实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在认真落实企业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政策措施方面,变过去的企业上门申报、审核、拨付的方式为线上办、快捷办和主动办。
四是抓实线上招聘、岗位推荐工作。让企业坐在办公室就能够实现网上招聘、网上签约。目前全市共发布招聘信息26期,汇集910余家企业9.64万个岗位信息,网络点击关注量累计7.5万人次;公众号累计报名2000多人次,与企业电话报名5300多人次,邮箱投递简历12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100多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等就业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