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之恶,没有性别之分。
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4起性侵儿童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表示,性侵儿童情节极其恶劣坚决死刑。
不诛恶魔,难佑天使。这一表态是对舆论呼声的法治表达,也是对受害家庭的情感慰藉,更是对不法分子的严厉刑罚。
同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性侵害儿童犯罪仍处于多发态势。
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调查报告显示:
2018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件共317起,受害儿童750人;
2017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共378起,受害儿童606人;
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共433起,受害人778人。
专家表示,针对中小学生的性侵害,隐藏比例是1:7,也就是说1起性侵新闻曝光,背后也许就有7件已经发生了。
在变态的眼中,单纯脆弱的孩子只不过是他们发泄的对象,他们不考虑年龄,即使是3岁的孩子也有可能会被性侵。
相比未曝光的,我们知道的案件甚至有可能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郭德纲的长子、相声演员郭麒麟,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自曝童年阴影:六七岁时在某快餐店卫生间,被40岁大叔“伪性侵”,当时的他,吓到大脑一片空白。
郭麒麟认为他所遭遇的是”伪性侵”,因为没有身体触碰。而同场嘉宾姜思达直言“它就是性侵”。
对于性侵,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没有身体接触不算性侵;男孩子不怕性侵等等。
什么是性侵害?
简单来说,任何时候、任何人,利用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自己的年龄优势或者身份优势,导致孩子在性和耻辱的问题上陷入软弱无力的境地或者感到无能为力的行为都是性侵害。
性侵害的常见形式包括:
他人不必要却有意识地碰触孩子的隐私部位;
让孩子去触碰性侵者或是其他人的隐私部位;
3让孩子裸露身体拍照、视频聊天或看光着身体、不穿衣服的图片和视频。
男孩不担心性侵?
在大众的认知里,只要提到性侵,首先想到的就是女孩,至于男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男孩子,吃不了什么亏”、“男孩被性侵的不多吧?”“对男性也算性侵?”……
生活中,我们总忽视了对男孩性侵的保护:如果生了男孩,妈妈们往往不会那么担心,妈妈们的意识里认为性侵害的对象一般是女孩(我也曾经一度这么认为);老人们也常常让男孩们随处脱下裤子尿尿、在公共场合也给男孩们穿开裆裤;甚至总有人弹男孩的“小鸡鸡”逗男孩玩。
然而,男孩真的不会被性侵吗?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7月,内蒙古包头市一名男幼师猥亵4岁男童。男老师在午休时间躺上男孩的床,等孩子睡着后将其抱到监控死角,进行了长达近半小时的猥亵。
2018年3月,广东某小区一个6岁男孩被21岁的邻居哥哥性侵,当天晚上,父亲在帮孩子洗澡时,发现其肛门红肿,追问之下孩子才说出实情。
2015年11月-2016年4月,辽宁沈阳市某校兼职老师潘德峰将3名未成年男学生带回家,强行灌醉后趁孩子睡着后多次实施猥亵。
2013年7月,湖北武穴彭女士7岁的儿子被老师性侵半年之久,孩子最后被查出患上性病。
传统观念上,我们会以为男童受到性侵的概率会比女孩小得多,然而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事实恰好相反:男孩受到侵犯的概率并不小于女孩,甚至更高。
不仅如此,男孩被性侵的隐藏数据会比更高一些,因为,相比女孩,男孩愿意把受害讲出来的更少。或者,即便,他们讲出来了,父母们会不会相信。
印度《真相访谈》有一期是儿童性侵主题,受访者哈里什6岁被母亲的亲戚性侵,长达11年。
第一次他和妈妈说:“他总是乱摸我”,妈妈没有任何反应;“又过了两三年,我跟我妈说我流血了。”
这一次妈妈竟然说:“你吃太多芒果上火了。
他说,我最怕的是,大家都不相信我,不相信发生的事情。
男童被性侵的事实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很多,只是,愿意把受害经历讲出来的极少。
男童被性侵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忽视。
我们总是认为,在“性”这件事上,男性不会吃亏。因此,即便男孩被性侵了,父母们也不会表现得如临大敌。
在纪录片《被性侵的男性》中一个男孩说自己被性侵后,爸爸知道了只是说:“如果是女孩子经历这个,那完了,幸亏你是男孩。”
男孩被性侵后真的“吃不了什么亏”吗?那些被性侵的男孩后来都怎样了?心理学上有句常说的话,“不幸的童年拿一生来治愈”,对于那些被性侵的男孩也一样,他们努力挣扎,但是依然难以摆脱那个噩梦,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
被性侵,男孩可能遭遇的伤害包括:
1.身体上的伤害
任何性侵,不论对象是男性还是女性,依据实施的手段不同,都可能给被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这种伤害最为常见的是生殖器方面的疾病。
2013年,一名7岁的男孩在被老师性侵半年后患上了性病 。
2.心理上的压抑痛苦
我们的观念里性侵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正如前文所述,即便男孩说出来,亲人也可能会不相信,因而社会的压力对于男性被侵害者而言是双重的。受社会教育的影响,在被侵害后,很多男孩也与女孩一样认为自己是肮脏的,不值得爱的。
他们内心的这些痛苦难以表达出来,长时间的感到压抑、痛苦。
即便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出来,他们相比女孩,会更大几率地受到耻笑,而家长们对于他们的遭遇会更多地选择忽视或者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你是男孩子,你要坚强。”
而这样做,无疑只会让他们感觉孤立无援,内心更加压抑痛苦。
3.长远看会影响其成年后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孩子被性侵后,会害怕和别人有亲密的肢体接触,甚至会排斥和家人亲近。
同时,有研究表明,男童被性侵后虽然不一定会改变以后的性取向,但是会影响其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
在记录片《被性侵的男孩》中,一位从小被表哥性侵的受害者有这样一段独白:“如果那个夜晚他没有进入我的房间,或者,我可以享受青春,我可以跟无数我羡慕的普通男孩一样,结婚、生子。”
4.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自杀
2017年7月,美国知名乐队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自缢身亡,时年41岁。查斯特从7岁开始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一直到13岁。
他曾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有轻生的念头。
女性被性侵一样,男性被性侵后也会产生羞耻、痛苦、恐惧、噩梦,不少会患上抑郁症,他们大部分精力都在抗争,然而总有些人坚持不下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呼吁保护女孩的同时,也要关爱男孩,由于男孩被性侵更具隐蔽性,维护权益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我们家长做的更多。
1. 普及性教育知识
还是那句话,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却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对男孩也一样,告知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被轻易碰触;不要回避,使用正确的名称(如阴茎,而不是“小鸡鸡”、“小弟弟”)让孩子认知身体的部位。
告诉孩子,如果不想别人亲你、抱你,可以大声拒绝,无论对方是谁。当然,做到这一点,父母们首选需要尊重孩子对身体的感觉,孩子不愿被抱、被亲时,我们需要接纳,而不是说,“宝宝,没关系,这是XXX,他/她不会伤害你。”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可以借助绘本或者一些短视频,如绘本《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系列。
2、拒绝开裆裤,从小注意隐私
在中国,一些家长,特别是老人,以男孩为荣,喜欢拿男孩的小鸡鸡开玩笑,让男孩子在无形中感觉到,有小鸡鸡是一件值得炫耀和骄傲的事。
而且,大人越流露出欣赏的态度,孩子的这种优越感和骄傲心理还会因这种夸奖继续夸大,越爱在别人面前表现,也可能更加喜欢暴露“小鸡鸡”。
这个时候,很容易导致男孩子被伤害、被玩弄却不自知。
家长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一恶习的发生,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其次,不论是自己还是孩子,都要建立一个健康的性观念,对任何“摸小鸡鸡”的行为说不!
此外,家长还要培养孩子不随地尿尿的习惯,让孩子从小拥有羞耻心,明白在别人面前露出“小鸡鸡”是一种不正确的举动。
3、爸爸需要做更多
上面提到的性启蒙绘本,由父亲和孩子一起阅读效果更好,同性之间,孩子会增添更多的信任,同时爸爸陪读,气氛也会比较轻松,孩子也更易于接受。
给男孩洗澡这件事也应该由爸爸来做,一起洗澡其实是很好的性教育场景, 进一步提醒孩子,不能在众人面前露出自己的生殖器,也不能让别人随便看和触碰自己的身体,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当然,爸爸也可以多和男孩玩一些小游戏(比如挠痒痒),在游戏的过程中,告诉孩子,肢体接触的界限在哪里?什么样的行为是正常的,而什么样的又是过分举动。
5、如果发生,不要沉默
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平安无忧的长大,但如果真的遭遇不幸,请记得相信孩子说的话,同时不要保持沉默。面对儿童性侵,沉默就是纵容。
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家丑”,说出去丢人,对孩子来说,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是我们的处理方式。
请不要指责孩子“你为什么不跑”、“你怎么不喊救命”……不要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要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做身体检查,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同时也要诉诸法律途径,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在成长的道路上,都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精心呵护。
我们在保护女童的同时,也请给予男童更多一点点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