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梦娇
“我终于把自己的房子卖出去了,但是比原来的报价降了10万,蛮后悔的!”
昨晚,《13000元/㎡!无锡低价盘冲刺“金九”!赶紧上车!》稿子发出后,一名网友找我诉苦。
他就是我稿子里提的那种把楼市摸的门清的购房者。
虽然买房摸得门清,但没想到却折在了卖房这件事儿上。
01
降价10万!刚卖掉就挂地了!一口血喷出来!
2017年初,他买了恒大御澜湾做婚房,高层,毛坯,单价8300元/㎡,户型96㎡三房。
为了置换,今年,他想把这套房子卖了。
在中介,这套房他挂了16000元/㎡的单价,总价算个整,154万。
心想着这个价格应该不是很过分吧,周边的栖霞东方天郡卖14000-15000元/㎡,恒大观澜府卖16500元/㎡左右,融创满堂院二手房价格也要16000元/㎡多了。
本以为凭借着小户型、装修还不错,房子维护的也好,就能很顺利地卖出去!
结果挂出去都快一年了,很多人感兴趣是感兴趣,但只是过来看看,并不买,还不断砍价!
在挂牌期间,他不是没想过降价,可他不是很愿意。
“凭什么啊?我这个价格又不是很贵,看看无锡现在这个价的房子已经不多了,我又不急着用钱,就等着呗。”
“中介每次给我打电话说我挂的价格太高,不好卖,劝我要是我真的想卖掉,就降个10万块,保证能卖掉。”
他也快被中介给气出血,“10万,这可不是小数目,不降!”
可是同一个小区,比他便宜的房子都一一卖出去了,看房的人也几乎绝迹了。
这个月初,他终于妥协了,因为再不卖出去套现,他看中的万科·观湖礼著的好楼层就要没了。
于是,他不甘心地给那个中介小哥打了电话,还是降10万吧。
果不其然,中介小哥的话应验了,很快,他的房卖出去了。
但是,这时候,东北塘挂地了,起始地价7055元/㎡,心想着,这以后要是成交了,房价又该蹭蹭上涨了,他后悔不已!
02
有价无市!无锡市场冷热不均
上面,我说的那个网友的例子是个典型的二手房“有价无市”例子。
这种现象还是蛮普遍的,不仅与市场有关,也和房东的心态、中介等因素有关。
现在,房东意识中存在一种假象,以为市场好,心态被拉的太高,所以大家都想高价卖出去挣钱。
但高价挂的时间太久了,一直卖不掉,最终就会有部分房东妥协,在自己的心理预期价格上降价出售。
而且,还存在着市场外在的舆论宣导,有很多中介希望市场向上,“唱涨”,但实际不然。
因为二手房都是现房呈现的,和新房不同,在房龄、装修、楼层、朝向、地段、配套、物业等各方面都有差异,有的人看房很讲究眼缘的,不怎么满意的话就不买了。
其实,不仅仅是二手房,目前的无锡新房市场也是这样,还冷热不均。
对于当前的楼市,总结下来,多数人有着“入秋”“入冬”“寒冬”三种观点。
持“入秋”观点的人认为目前市场是调控政策带来的正常市场反应,不必大惊小怪。
认为“入冬”的人就认为市场颓势初显,但还是会回暖的。
而持“寒冬”观点的人则认为经济大环境差,房地产市场将持续恶化,属于地产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管是哪种观点,市场怎么变化,我还是一句话,买房要看自己的预算,不能异想天开,什么条件的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