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赌你杀不死那个罗胖子

2019-10-24     快公司杂志中文版

点击进入报名

10月15日,证监会在官网公示了最新一批辅导企业情况,罗振宇所创办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维造物”,罗辑思维的运营主体)位列其中。北京证监局官网显示,思维造物将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

如果公司真有所谓“招黑体质”,那罗辑思维显然是最需要排查的对象——从7年前初创以来,这家公司每年至少冲上风口浪尖一次,几乎每一步行动都兼具声势如潮和争议如荼的双重特征。

尤其在两年前的2017年10月,一篇《罗振宇的骗局》文章刷屏,将罗辑思维抛到火山口上“轰烤”。到了今年,有人整理出罗振宇的屡次“神判失误”,因为他曾在公开场合赞扬并看好暴风集团、小黄车OFO和黄太吉等,而这些公司都相继倒闭或陷入困境,于是有文章称罗振宇被“接连疯狂打脸”。

就连“罗辑思维拟在科创板上市”这则消息,也遭来质疑:罗辑思维作为知识服务商,凭什么可以在“主打硬科技”的科创板上市?

可以说,智商情商双高的罗振宇一旦进入“死磕”模式,行动上却常常像一头跑进瓷器店的公牛——简单、粗暴、效果震撼......而副产品就是,很多自觉被牵扯到的人在情感上生出不得不表达的反应:强烈支持或坚决反对,也使罗辑思维成为极少数大致上非粉即黑的机构。

对此,我们先表明一下立场,从2014年开始,《快公司FastCompany》一直在公开场合赞扬并看好罗辑思维。证据是:从2014到2016年连续三年,《快公司FastCompany》都将罗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MIC50)之一。

回顾快公司对罗辑思维入选的报道和评述,正是见证了罗辑思维的持续进化、成长。2014年,首次入选MIC50的罗辑思维,被快公司称为“肉乎乎的连接实验”。对于主张“不务正业”的罗胖,最恰当的说明其实他应是互联网化学家——或者说,专注于人际化学反应的实验者。

当时,许多人倾向于把罗辑思维看做互联网营销,并仅限于这个维度上给予承认,但真正让罗辑思维留意的却是人之间的连接——不同于前者注重的销售过程,后者关注点在于互动中人的能动作用以及参与中对人的改变。

罗振宇对于这个组织的实验性质如此解释:“未来的社会,将是自由连接(从组织化协作变成自由协作)、丰富连接(从产品化商业到体验化商业)、聚合连接(从中心化传播到碎片化传播)”,刚以权威的口吻给出概括,他接着就说道:“不能保证对,因为我们也是脚踩西瓜皮,看好下一步往前拱,走到哪里算哪里。”

那个时候,快公司乐见罗辑思维勇于拥抱创新、敢于冒险实验。快公司向来对激进创新的行为表示支持和敬佩。事实上,从2014年的7月到2015 年年底,罗辑思维是一个以电商为主要驱动力的公司,是一个圈层性的、垂直、社群类的电商。

在对移动互联网的万千讴歌中,时间碎片化是少数难以得到正名的特性。当碎片难以回避时,你究竟选择绷着抵抗,还是顺势而为?

罗辑思维看来是相信,顺势方得善终的。2015年底,这家因社群庞大和行动叵测出名的“知识服务商”,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得到”的APP。“得到”以“好好学习天天想上”为口号,显然直奔碎片化学习而去。

“把电商这个心思真给绝了,应该算是2016年6月份,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商业竞争本质上是认知竞争。”罗振宇说。罗辑思维在过去的实践中,掌握了一门手艺,叫“单位时间提供最丰富的内容”。而2015年底上线的App“得到”,正是把这门手艺放大,帮助用户更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在罗振宇的口中,这门手艺被视为对知识产品化的能力。

2019年5月26日,得到APP正式上线满三周年。当天罗辑思维团队给用户发了一封信。信中称:“虽然,过去一年里新上线了60门课程,用户从2000万增长到接近3000万,做了中文世界首创的基于电子书内容的全站全文检索……但是,我们并没有什么成绩。”

罗辑思维认为,这只是存量的“延长线”,是一个公司级的“舒适区”。从而,他们感到对自己的不满:“当用户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在生活的某个拐角处感受到变化的时候,我们在场吗?我们难道只是在货架旁边守着,等着你前来选择“产品”吗?难道我们不是应该帮助你去应对这些真问题、真挑战吗?”

罗辑思维“自黑”起来,比那些“罗黑”狠多了。难怪罗辑思维不怕那些“刷屏黑文”,原来是“欲练神功,必先自黑”。补充说一句,“得到”知识搜索功能未来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你只要提的出一个好问题,古往今来的所有优质知识资源就以无穷丰富的维度分布在你的周围,你可以随时调遣,你可以在其中随意穿梭,发现一个又一个前人没有想到的有趣连接。你也可以随时跳转到你感兴趣的其他话题。

也就是说,罗辑思维依托人工智能计划“得到大脑”,力求满足用户的硬核知识搜索需求——如果未来这一点成为现实,不也符合了科创板对于“硬科技”的要求了么?罗辑思维表示,基于以上愿景,你会发现,“得到”不只是一个App,甚至不只是一个互联网产品了。它不再是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存在,它拥有了在现实世界的“肉身”。

站在快公司的角度,罗胖那些支持黄太吉、暴风集团、OFO等公司言论,其实是跟快公司一致的——尽量为创新者摇旗呐喊,眼睛多看到企业创新的一面。无奈,创业的失败率非常高,导致这些支持的言论最后没有“好结果”。

如果因为创新公司的高失败率,就堵上了创新支持者的嘴巴,那么,谁都会因噎废食,谁都不敢对创新行为有任何鼓励和赞扬了。因此,只能说,罗胖习惯说人好话,不说坏话。

我们想给罗胖支个招:以后再力挺某某创业公司时,应当下注打个赌,例如说:“我赌100块钱,这家公司能行!”假如将来这家公司不行了,刷屏的黑文章又来了,那么,罗胖只需要说:“不好意思,我赌输了,愿赌服输,给你100块钱。”

按照这个逻辑,快公司打个赌,押100块钱:你杀不死这个罗胖。

对了,如果你自认为牛逼如罗辑思维,甚至比罗辑思维更牛逼,那么,请报名参加“2019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评选。

文 | 快公司编辑部

编辑 | 区嘉盛

图片 | 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ug4_W0BMH2_cNUgVv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