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汤煮白菜

2019-10-12     美象府

谭府似乎喜欢吃白菜,谭延闿日记中记载的白菜不少,诸如栗子白菜、汤煮白菜、鸭汤煮白菜、炖鱼翅汤煮白菜、鸡汁芽白等等。1914年10月4日中秋节谭延闿日记载:“晚略饭,遂饭以汤煮白菜甚佳,此曾文正法也”。1914年11月29日的日记又说:“晚饭仍略进饮,以鸭汤煮白菜绝佳。曾文正寄书夫人绳此法之美,信不诬”。

鸭汤煮白菜

谭厨所效之法,乃曾文正公在北京任礼部侍郎时,多次实验而成的杰作。煮白菜的汤用鸭汤,菜相如画,接近翡翠白菜。

齐白石在一幅《白菜冬笋》画中题跋:“曾文正公云: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齐白石爱画蔬果,如白菜、萝卜、丝瓜、石榴,都牵系着童年的记忆与乡思。我很欣赏他在画上所题的诗句,诗画都清香淡雅,予人清白传家的联想。

齐白石画作《白菜冬笋》

大白菜又称黄牙菜、菘菜、白菘、地菘,栽培历史悠久,质嫩味鲜,生吃熟食俱佳,苏东坡曾赞叹“白菘类羔豚”。齐白石誉大白菜为“百菜之王”,他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

煮白菜一般是用鸡汤、火腿煨,利用这两种荤菜的肉质香结合白菜的清淡,袁枚《随园食单》:“白菜炒食,或笋煨亦可。火腿片煨、鸡汤煨俱可”。徐珂《清稗类钞》也说:“白菜以火腿片、鸡汤煨之,最佳”;又说用家乡肉的汁煮白菜,或加笋煨制,味道都很好。他们都能体会素菜荤烧之美,却未深究美的原理。

鸭汤自然是滋味美妙的高汤,用这种汤来煮白菜,禽的肉质香中参加了白菜的清爽,大幅提升了鸭汤的鲜美。两者彼此阐扬,又有效纠正老火腿、老鸭可能的油腻。其实不仅鸭汤,白菜放入荤汤中总是起了修饰作用,诸如牛肉汤、鸡汤、羊肉汤,乃至火锅。

老鸭汤

这是一种混搭美学,同时包含了交迭、侵入、交互挂钩与异质混合的意思。世间许多看似冲突的事物,因巧妙运用混搭而拓展了可能性,并产生戏剧性和调和感。

我在编报纸副刊时曾带杨牧、施叔青等十几个作家去武陵农场旅游,翌日早晨要去烟声瀑布野餐,我那时还算年轻,体力、背负力都足担大任,遂请大家循登山步道慢慢健行,沿途欣赏七家湾溪和桃山、喀田山、池有山、喀拉业山等三千多米的群山。我背负全队食粮,快步来到瀑布下升火煮午餐;两个小时后他们陆续抵达,我已煮好鸭汤煮白菜等等十几道菜肴,并在寒凉的潭水中冰镇了梨、苹果。我清楚记得每张大汗淋漓的脸孔,抢食鸭汤白菜时绽放的形容。

白菜内敛的清香,好像是为了遇见浓郁的鸭味,激荡出隐藏的情感,那味道仿佛烈日下忽然吹拂着凉风。

那是一种热情的张力,鸭汤创造了一个让白菜演出的舞台。我想象它是一株完整新鲜大白菜,不要切开,用鸭汤、火腿、干贝去煨煮至熟烂,还要保持白菜的完整和生青色泽,端上桌时,鸭肉、火腿都舍弃;仅呈现白菜,让它的芳香脉动,而且清白呈现。

宛如一场热烈的恋情,却船过水无痕般,毋须铭刻下印记。

作者:焦桐;编辑:徐无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Y0MzW0BMH2_cNUgR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