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了人人都离不开的“生活用品”,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人人都能拿起手机一阵摆弄。
但与此同时,手机也成了家长们颇为担心的隐忧:孩子老是玩手机,影响了学习怎么办?视力变差怎么办?可如果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和社会脱节、被同学排斥怎么办?
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是不可行的,但放任孩子玩手机也绝对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现在也许看不出来,但在10年后,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性格上的差异会非常明显。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沉迷手机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性格。
1、自制力差
手机好玩吗?当然好玩,大人玩了都上瘾,更别说年龄尚小的孩子了。
如果孩子经常玩手机而又得不到管教,就会越来越习惯于手机为伴的生活,手机又好看又好玩还有互动,孩子很难找到手机的替代品。
渐渐的,孩子发现离了手机的世界就不好玩,离了手机就没事情做,于是乎沉迷手机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从小就难以抵制手机的诱惑,自制力差,长大后,多半也会难以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2、沉默寡言
手机玩多了,孩子话就少了,经常是看着手机一个人傻笑,却不会和家人、朋友分享什么趣事。
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对于小孩子来说影响尤其严重,如果六岁前的孩子玩多了手机、不去和别人沟通交流,语言方面缺乏锻炼,长大后,相关的能力也就会因此变得很糟糕,可能会结巴、说话颠三倒四,等等等等。
3、自我封闭
家长们看看孩子,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孤独了?
孩子习惯性把时间用在手机上,把手机排在第一顺位,自然不会有时间和其他小伙伴玩耍、交流。
长此以往,就会变得不爱社交,不喜交流,只把自己困在手机中的虚拟世界,这种情况已经不是“性格内向”足以形容的了,而是与社会脱节、缺乏正常社交的自闭者。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倾向,家长可不要放任自流,不然孩子真的自闭就再难融入现实群体了。
除了影响性格,经常玩手机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视力情况,导致孩子近视、虚弱、体能差、容易生病。
当然,这也有例外,有的孩子虽然经常看手机,但身体也还不错,性格也依然活泼外向。
手机纵有千般不好,说到底也还是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源,利用得当,也是孩子融入集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家长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允许孩子适当玩手机,但要控制好时间、频率,也要注意孩子在用手机做什么,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那么,规范孩子玩手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MEhAXQBURTf-Dn5vL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