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酒喝后不上头?原因是什么?

2019-12-07   金沙小将

不知道经常喝酒的酒友们,有没有酒后头疼、口干、醒酒慢、肠胃难受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家庭聚会喝一点、商务洽谈喝一点、走亲串友喝一点、高兴喝一点、不高兴喝一点、甚至一个人无聊都可以喝一点。这么频繁的饮酒,香型大家也都在寻找一种酒后舒适度比较高的白酒。


据研究表明,酱香酒作为中国的特色白酒,饮后舒适度是众多香型白酒中最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金沙小将的小编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酱香酒喝后不上头?

5斤粮食=1斤酱酒

酒是粮食精,酱香酒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选用优质纯粮为原料,是酿造优质白酒的开始,也是酱香型白酒始终如一的坚持。


酱香酒的酿造过程堪称粮食萃取技术的极致——5斤粮食产出1斤酱香酒的出酒率,相对于不到3斤粮食产出1斤酒的其他品类白酒而言,用料可谓“奢侈”。而决定酱香型白酒独特香气与口感的,正是纯粮食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千余种微量成分。

10℃之差=1000种香气物质

酱香型白酒的制曲温度比其他任何白酒高出10℃以上,发酵温度也比其他白酒高出10℃以上,蒸馏温度又比其他白酒高出10℃以上。


白酒“上头”的主要原因是白酒中所含的乙醇在体内扩散,并携带醛类物质和杂醇油进入脑部,产生不适感。在纯粮酿造的白酒生产过程中,所有香气成分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发酵、蒸馏等工艺。但难点在于,如何既充分保留酒类的香气物质,又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醇类物质。而酱香型白酒解决了这一难题。

曲为酒之骨

每到端午,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开始增多。此时将小麦磨碎,加入陈年酒曲,制成曲块,在充分吸收氧气的环境下堆积发酵。经历长达5个月的发酵,曲块的温度上升至65℃,这个温度要比其他香型的酒曲高出10℃以上,产酒的酵母就是在这种特殊的高温环境下天然产生。


这些细小微生物将曲块中的淀粉和蛋白质高效分解为高沸点的酸类、酯类等1000余种天然香气物质。正因为此,酸高、酯高的酱香酒至今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


以酒勾酒,零添加

酱酒的勾调是以不同年份的老酒与新酒配比的艺术,全程不添加一滴水和其它原料,纯天然的食材保证了酱酒甜、绵、爽、净的独特口感。酱香酒在勾调时必须使用几种基酒,甚至几十种不同酒精度的基酒,按照不同比例调和出一种具有特定香气和口感的酒品。因此,酱香酒实际上是由不同酒精度的基酒调和而成。“以酒勾酒”,可以说是酱香酒与其他蒸馏酒工艺的本质区别。


5年贮藏=99%老熟陈酒

贮藏过程是对白酒品质的二次塑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酱香酒中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酱香酒的新酒在完成勾兑后,还要继续贮藏2年以上,等待醇化和老熟后才能正式罐装。这意味着,酱酒的正常贮藏时间通常3年以上。


过3年以上的贮藏,酱香酒会出现大约1%的自然耗散。酱酒中低沸点的硫化物等杂质会伴随酒液自然挥发。因此,贮藏时间越长,酒的口感越绵柔,对人体的刺激性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