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疏影和王凯主演的《清平乐》从开播以来,每天都在上热搜。现在豆瓣评分是8.2,还算不错。
从开播的几集来看,服道化、构图、演员演技都可圈可点,也比较还原历史。要说缺点,大概就是节奏太慢了吧,我开着2倍时速,还是忍不住伸手拉进度条。
这个剧主要讲宋仁宗赵祯和曹皇后的故事,但目前播到第四集,两个人还没有什么交集,赵祯还在不停地跟其他女人谈情说爱,天天纠结怎么才能摆脱养母的控制,好好在生母面前尽孝。
他的养母刘娥,是一个很传奇的女人,我去年就写过她。这个女人身份低微,还二婚、不孕,但却做了皇后,并且把其他嫔妃生的儿子养在自己宫里。所以赵祯知道真相后,天天为这事儿闹腾。
而这个曹皇后,和刘娥也有一拼,同样是晚年辅政,同样很有头脑,可以预见,这部剧后面会有很多权谋,我们不用看傻白甜女主了。
在曹皇后之前,赵祯还有一个郭皇后,这个皇后不是赵祯看上的,而是太后刘娥看上的。
那时赵祯没有亲政,也没有话语权,一切都是太后说了算。
偏偏他又知道太后不是生母,内心生出抗拒,所以,太后让东偏要往西,太后给的一切都不领情,甚至要破坏。
因此,他对郭皇后格外冷淡,还特别气人地宠幸两个美人,以至于两个美人在皇后面前趾高气扬,觉得高人一等。
在《清平乐》前两集剧情里,郭皇后莽撞,没什么心机。这估计也是刘娥选她当皇后的原因,只可惜,皇后之位,根本容不下头脑简单的人。
面对嚣张的美人,她除了骂,基本束手无策,只能拿太后出来压人,明里暗里告诉别人,她是太后选的皇后,谁也不能动她,包括皇帝。
赵祯当然更不爽,所以算计她,在她面前说李顺容(赵祯生母)做的蜜饯好吃,有家的味道。
郭皇后心思单纯,被美人们欺负了,就跑到太后面前诉苦,顺便把赵祯说的话全部对太后说了一遍。
太后身边的太监都听不下去了,借故骂身边的宫人,才让郭皇后住嘴,但场面已经非常尴尬了。
郭皇后一直觉得,自己是太后选的,谁都不能把她怎么样,所以即使在赵祯面前,说话都是毫无遮拦的。
赵祯确实不能把她怎么样,但是可以冷落她呀。
郭皇后一开始就错了,不知道婚姻最重要的是两个人,而不是婆婆。就算婆婆再喜欢你,对你再好,两个人感情不睦,婚姻也不幸福,甚至不稳固。
可她偏偏把心思花在了哄婆婆上,而不是怎么和赵祯更好地相处。相反,还处处拿婆婆来压制赵祯,却不知道,这只会让赵祯更讨厌她。
在皇宫里,有太后这个靠山当然好,但任何时候,都要知道重点是什么。重点抓不住,婚姻很难好。
就像现在的很多妈宝女妈宝男,对父母对亲戚甚至对朋友都比对另一半好,婚姻能好才怪。
2
郭皇后这一通操作下来,不仅没能讨太后欢心,反而让太后也讨厌她了。
刘娥那么聪明的人,自然不喜欢拎不清的人。她对郭皇后说:我只能保你做皇后,却保不了你一生幸福。
刘娥比郭皇后看得透彻很多。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去做,别指望有人帮你解决。
刘娥解决不了赵祯刻意冷落皇后的问题,赵祯心里越是对太后不满,就越是冷落郭皇后。
所以,做了九年皇后,郭皇后一直受冷落,美人们见了她都可以装作没看见,转身走掉。
这对心高气傲的郭皇后来说,简直是一种羞辱。
她心里应该有很多委屈和不服,明明自己是皇后,是太后亲选的人,而且长得也不差,凭什么就被地位更低的美人比了下去?肯定是这些人狐猸惑主。
见皇后这么不受待见,美人们自然心思也活泛了起来,想要取而代之,所以一个个地在皇帝面前说皇后坏话。
有一次赵祯临幸尚美人时,尚美人说皇后坏话,正好被皇后听见。前面说了,郭皇后脾气爆,没什么心计,根本藏不住事儿,当即火冒三丈,要动手打尚美人。
赵祯劝架,结果这一巴掌就打在了赵祯的脖子上。
这个细节细品一下,说明赵祯当时确实没什么威望,一切都是太后说了算。不然,皇后怎么敢当着他的面打其他妃嫔?他居然还沦落到去拉架,不应该是说声“住手”就好了吗?
事事被太后压着,赵祯心里早就不爽了,现在皇后居然打了他,正好可以大做文章,废了皇后。
为废后这事儿,大臣们分两派,一派认为皇后九年没生孩子,还打皇帝,应该废。一派认为,皇后并无大事,不该废。
赵祯犹豫纠结过,最终,还是下诏废了郭皇后,并贬黜了几位说皇后不能废的大臣。
而废后那一年,也是刘娥去世的年份。三月太后去世,十一月废皇后,可见赵祯是多么迫不及待想废后。
郭皇后,不过是他们母子博弈的牺牲品。
家庭关系复杂,男人又不能自己作主,这样的婚,真不能结。
3
有意思的是,赵祯的第二任皇后,也非自己所愿。
废掉郭皇后以后,他想的是,现在自己当家作主了,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做皇后。
这次倒是没有太后帮他选了,但大臣们却帮他做了选择。
他看中的人,大家都说不好,反而异口同声说曹氏好。家世好,修养好,是皇后的好人选。
赵祯很不爽,但最后也是迫于压力,立曹氏为后。
你看,有些人,就算死了妈,照样不能自己做主。哪有人能无拘无束呢?在每个位置上,都会有一定的约束。
区别只不过,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立郭氏为后,对赵祯来说是被迫的,别无选择。立曹氏为后,赵祯虽然被迫,但也是自愿的,是他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
废了郭氏,封曹氏为后,赵祯却又怀念起了郭氏的好,开始和她书信来往,还曾密召她回宫。
大概,经历了身不由己以后,才知道当初对郭氏太苛刻。
而当初争宠的尚美人和杨美人,不但没有坐上后位,反而也被贬出宫。可能当初赵祯宠幸她们,只是在和太后置气,而不是真的喜欢。
不给好处的宠爱,都是别有用心。
我特别佩服郭皇后的一点,是即使被贬,依然心高气傲。赵祯密召她回宫,她提出要求,要百官立班上册,也就是要重新册封,要名正言顺。
这要求不过分,但赵祯退缩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一个人的爱有几分真,提一点要求就知道了。
从这件事儿来说,赵祯还挺渣的,难怪现在还没立曹皇后,还没等到真正的女主,男主已经和一个又一个女人滚床单了。
郭皇后是暴病而死,年仅二十四岁,关于她的死也有很多猜测,因为赵祯曾派人去帮郭氏诊治,所以有人猜测是派去诊治的人故意为之。当然,真相不得而知,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一个废后的死活,谁在意呢?
郭氏死后,赵祯追复她为皇后。
这一系列骚操作,只能说明两点,要么他对郭氏是有一点喜欢的,毕竟是原配夫妻。要么心怀愧疚,毕竟郭氏心思单纯,却成为他和太后博弈的牺牲品。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这一切是做给别人看的,证明他对太后很孝,太后选的皇后,他没有亏待。
不管哪一种可能,对郭氏来说,都毫无意义。
有些事情,做了就会让人受伤害,再也没有办法弥补。
图片来源于电视剧《清平乐》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