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争了几十年了,包括争一种特别重要的资源——水。以色列拒绝面积1200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为什么?就因为控制戈兰高地,就可以保护以色列的重要水源——加利利海(太巴列湖)。
以色列与对正北方向的邻国黎巴嫩关系也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水资源的分配。在普遍缺水的阿拉伯国家中,黎巴嫩是个异数,黎巴嫩的水资源较为丰厚。黎巴嫩面积很小,只有10452平方公里,每年却可以从国内获得水资源约34亿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以色列人视为“母亲湖”的加利利海,总蓄水量也不过40亿立方米。看到黎巴嫩的水资源这么多,以色列自然垂涎三尺。
首先,以色列早就盯上了黎巴嫩南部的利塔尼河。全长145公里的利塔尼河,发源于黎巴嫩中间黎巴嫩山以东,向西南方向流去,最终在西顿汇入地中海。利塔尼河本来和以色列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十九世纪末期的1897年,犹太复国者首领赫茨尔就打算将利塔尼河当成犹太国的北部边界。这样有两个好处:一、可以扩大犹太国的战略纵深,二、犹太国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严重缺水,利塔尼河可以提供大量用水。
犹太复国者商量好后,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犹太人就告诉黎巴嫩的代表:你们应该割让一些土地给犹太人,如果你们觉得为难,最低也要把利塔尼河的一部分水源,引到约旦河河谷。
黎巴嫩当然不同意,犹太代表和黎巴嫩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吵得脸红脖子粗,谁都不让步。看到犹太人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分,凭什么要求别人割让自己的土地?而且,黎巴嫩在一战时的边界线,是英国、法国划定的,意大利认可。所以,列强不可能自称否定,与会各国否决了犹太人的提案。
但是,犹太人始终没有放弃控制利塔尼河的努力。1941年,著名的本-古里安要求国际联盟把利塔尼河划给犹太人。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犹太人需要。即使国际上不怎么支持犹太人控制利塔尼河,犹太人也早把利塔尼河当成自己的河流,多次宣称犹太人绝不放弃利塔尼河。
黎巴嫩不会把自己的河流让给别人,犹太人又想出一个办法——租借。1949年3月,刚成立不久的以色列主动找到黎巴嫩,说:反正你们的水资源多到用不完,不如把利塔尼河75%的河水租给以色列,我们给大把的钞票。
黎巴嫩无动于衷。
以色列非常着急,说出这么一句话:“以色列太缺水,利塔尼河有这么多的水源白白流入地中海,太浪费了,犹太人应该有所行动!”行动果然来了,1965年10月底,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炸掉了黎巴嫩在黎以边界附近的三座水库。
意在警告黎巴嫩,但黎巴嫩依然没有松口,水资源不能谈判。
1978年3月,以色列再次大举进攻黎巴嫩,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其中就包括利塔尼河。犹太人谋划了几十年的控制利塔尼河计划,终于完成了。从1982年开始,以色列每年都会把利塔尼河5亿立方米水资源用于国内的建设。
以色列南部沙漠多,以色列却在沙漠地带发展起著名的沙漠农业,那么,南部农业需要的水从哪里来呢?以色列在利塔尼河与约旦河之间开通一条20公里长的地下暗渠,利塔尼河的水经约旦河入加利利海,再通过约旦河南下,把干旱的南部沙漠地带打造成一个个绿洲。
另外,黎巴嫩南部还有一条哈斯巴尼河,南北走向,是黎巴嫩与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的分界线。哈斯巴尼河不是很长,但却是约旦河上游重要支流,约旦河的水量多少,相当部分取决于哈斯巴尼河。另外,以色列的“母亲湖”加利利海,有约三成的水资源来自哈斯巴尼河。
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所谓安全区全部撤军,利塔尼河完全回归黎巴嫩。但是,以色列说什么也不放弃哈斯巴尼河,照常取水自用。甚至是黎巴嫩在2001年,要利用哈斯巴尼河的水资源为阿拉伯人造福,都遭到以色列的抗议。以色列警告黎巴嫩:赶紧收手,否则只有战争。
黎巴嫩的态度也非常强硬:你说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