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糖小糖
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母亲拉着约摸5岁儿子的手,准备横穿马路,儿子制止母亲:“妈妈,老师说要走斑马线。”边说边拉着母亲往斑马线的方向走,没想到母亲生气地甩开儿子的手:“斑马线那么远,要走你自己走,这又没车,怕什么?”说完,儿子被母亲的话唬得一愣一愣,只好乖乖跟着母亲走。
本来一个很懂得规矩意识的孩子,然被自己的母亲“毁掉了”,这样的侥幸心理带来了暂时的方便,殊不知看似节约了这几分钟路程,却可能会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绕道更远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有人觉得事事遵守规矩太过无趣,但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有多重要?
一、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不是条条大路都是自己家。最近疫情严重,不少留学生回到祖国时,要么就是在物资、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还摆着架子说要喝矿泉水,要么就是故意隐瞒自己回国的消息,不服从组织安排,甚至出现从隔离房间跳出逃跑的现象。这些人都是从小缺乏规矩意识,不知道为人处世的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二、有规矩的孩子更遭人喜欢。不守规矩也许一时半会不会受到惩罚,但一直恪守规矩可以保证你安安稳稳,不用担心哪天就犯了错。和长辈碰杯,杯子低于长辈的杯口,是有规矩的表现,不低于也不能说不守规矩,但远没有懂规矩的孩子讨人喜欢。相反,在家没大没小,出言不逊,不讲规矩,一定是不得长辈喜欢的。
三、有规矩意识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讲规矩的人比讲规矩的人更快获取到资源。比如,孩子们正有序地排队玩滑滑梯,突然有个小朋友插队到第一个,导致大家玩滑滑梯的时间变得更长,这个孩子一定会被“群起攻之”,就是因为他不守规矩。
因此,家长一定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
一、当孩子做了不正确、不规矩的行为时,家长必须及时严厉指出,不能给孩子讲条件的空间,更不能因为孩子哭一哭闹一闹就降低底线,这样会让孩子误以为“规矩可以因为我哭一哭而改变。”社会上的规矩可不会因为你哭闹一下就为你改变噢!
二、家长以身作则,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就是反例,明明孩子有很正确的规矩意识,却被家长硬生生破坏了,之后妈妈想要再重新给孩子构建规矩意识,就难上加难了。
三、我们在生活中也一定会遇到不讲规矩的人,孩子会觉得困惑:“为什么他可以插队,而我不行。”此时家长应该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不正确的做法,我们不可以学习,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做了不好的行为而效仿,看,还有这么多人正在有序地排队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