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到大天亮”是很多人最恳切的愿望,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在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社交活动等因素的干扰下,现代人的睡眠质量往往不甚理想,甚至有很多年轻群体,每天的有效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给身体带去了较重负担。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成为多种身体疾病与精神病症的直接诱因,其不仅会导致体虚乏力、精神不振,还可能诱发抑郁、焦虑、狂躁等神经异常。
因此,学会调节自身睡眠质量就尤为关键。平时居家不妨尝试4个方法,或能助您改善睡眠状况,调理身心健康。
1.适当采取药物治疗
提到缓和长期失眠,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服用精神镇定药物来辅助入眠。
但事实上,安眠药或者酒精的本质是抑制神经活性,从而让人更快进入到浅睡眠阶段,如果自身无法进一步达到深度睡眠效果,则最终的睡眠质量依旧不容乐观。
而且,安眠药本质上是精神类药品,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与毒性,为了长期健康考虑,在用药时应当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2.通过食物辅助入眠
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对提高睡眠质量有不错的帮助,根据膳食协会与睡眠研究中心的协同报告,温热牛奶、菊花茶水、土豆制品,还有全麦面包,对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效果,可以在晚饭或入睡前适当补充。
此外,若想要睡得安稳,还应当限制辛辣、油腻、刺激性食品的摄取,以免给神经带来过度刺激,诱发失眠多梦状况。
3.合理舒缓入睡心情
睡觉之前的情绪状态,也能够影响到自身的睡眠质量与入睡时间,如果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问题,那么神经活性只会越来越强,最终导致失眠与多梦,影响休息效果。
此外,现代人还习惯于上床之后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娱乐,这可能会导致自身对时间产生模糊认知,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发生熬夜现象。
所以,想要优质睡眠的朋友,可以尝试在上床之后闭眼放松,同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这样对快速入眠或许有所帮助。
4.调节室内环境
卧室的环境参数同样是影响睡眠状况的重要一环。从科学分析来看,室内的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对于入睡质量都不可或缺。
因此,在准备睡觉前,应当尽量将温度调节至24-28℃,同时保持干湿比维持在自身感到舒适的条件下。
另外,光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情况,若想要睡个好觉,可别把卧室内的光线调节得太强烈。
总之,睡眠质量能够通过人为进行改善,若想要拥有充实饱满的睡眠质量,上述几个建议不妨尝试,或能助您拥有香甜美梦。
【本图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