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忙着贡献GDP,还得包揽家务活?不能再惯着你了…

2019-10-28     上海女性

作者 | meiyayibu

来源:meiya(ID:OneStepUp)

这是一位网友发的一张老公晾的衣服的照片。由此,各路网友开启吐槽模式,纷纷晒出自家老公的家务水平。

有的说老公拖地就像用拖把在地上鬼画符。

有的说老公从来不刷马桶,还一直深信马桶有自我清洁功能。

还有的说老公做饭时厨房简直是枪战片现场,并且他自己还总是负伤……

啥事不干,等着开饭

会干家务的男人当然有,其中也不乏特别优秀者,地板可以打扫得光可鉴人,烧个三菜一汤也是小菜一碟,带孩子还能寓教于乐,既培养了亲子关系又能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只是无奈这样的男人总是别人家的,比如张歆艺家的袁弘,6点起床做早饭,梅婷家的曾剑,家务育儿一手包。自家的男人多半像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中魏家父子俩。

魏大勋称他和魏爸爸是“沙发二子”,因为他俩大白天的活动半径,主要是沙发上。

换着姿势各种躺,各种瘫,谁都不愿意干点小活,能动嘴绝不动手,能躺着绝不坐着,只有等到吃饭时,俩人才真正离开沙发。

反观魏妈妈则在一旁不停地忙碌,主持人朱丹形容为“永动机”。

魏妈妈整理衣物、洗菜、做饭、洗衣服、外出买菜、做晚饭,完全是像个陀螺转个不停。

虽然魏大勋喊着让妈妈休息下,魏妈妈也觉得累,但还是停不下来,“我的活,不干完的话怎么坐着?”

弹幕上不少观众说,魏爸爸简直是他们爸爸的缩影——啥事不干,等着开饭;啥事不会,只会怪罪。

今年年初,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2018年浙江省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

2018年,浙江全省法院离婚纠纷案件共有近5万(49804)起。

有34.21%的离婚纠纷因生活琐事而造成,这是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

也是说家务琐事成为中国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

是的,你没有看错,不是婚外情,不是经济纠纷,而是家务琐事排在了最前面,成了离婚的第一大原因。

工作家庭两不误的中国女性

一则离婚实录中,记录了六位女性决定离婚的瞬间,其中有两位的讲述让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出差离家四天,他们家吃过的碗放水槽里,结果四天了,丈夫都没有洗。

一个是厨房的灯坏了,她反复提醒丈夫换灯泡,可两个月过去了,丈夫也没有换,她在昏暗的厨房里,利用抽油烟机上的灯,烧了两个月的晚饭。

某一天她自己买了灯泡换了,但是当灯亮起的那一刻,她决定离婚。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女性因为家务琐事想要离婚,她们纷纷不满自己另一半的家务能力。

已婚未育的女性充满困扰:结婚后,下班回来,我要做双份的饭、双份的家务,想看看书,看看剧,都没有时间和精力了,对方则是天天下班葛优躺,打游戏,我当初为什么要结婚?

已婚已育的女性更加怒火中烧:

让他给孩子换个尿不湿,换一次漏一次;

让他给孩子洗个澡,差点没把孩子烫伤;

洗的碗永远都不干净,不是油腻腻的,就是上面有饭粒;

我回娘家一个半月,阳台上晾的衣服去之前什么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眼里永远都没有活,从来不主动做事,就像一个大蛤蟆,我戳一下,动一下,我都要疯了!

这让人不禁疑问,同样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为什么女孩长大成了女人,自然就会做家务,男孩长大成了男人,却不会做家务?

是啊,为什么中国男人不会干家务?

因为他们不干或者干得少,所以他们不会啊!

世界上任何一项技能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做家务这个技能也是如此。

一个人,只要智商正常,四肢健全,通过多做家务,他就可以把家务做好,不说要达到100分的水平,达到60分的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中国男人干家务不行,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干或者干得少导致的。

国家统计局曾发布了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在居民家务劳动时间方面,女性平均每天做家务2小时6分钟,男性45分钟,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

在陪伴照料孩子生活时间方面,女性平均每天陪伴照料孩子53分钟,男性17分钟。

其中25-34岁居民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平均时间最长,为1小时16分钟,其中男性29分钟,女性1小时55分钟。

如果再把数据放到世界范围内做比较,会看到什么结果呢?

中国女性的就业率世界第一,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时间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

怪不得中国女性这么累,在外面工作要拼第一,回到家还要帮助一个家务倒数第四的人补家务到平均水平。

怪不得如今70%—80%的起诉离婚由女人主动提出。

现在女性同样主外了,甚至有的女性比男人加班更多薪水更高,回到家还要主内,干一堆家务,自然又苦又委屈,内心失衡,想要离婚。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为什么中国男性不干家务或者少干家务呢?

1、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作祟。

认为男性在家庭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处于劣势与服从的地位,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工作挣钱才是自己的事情,其他诸如育儿、做家务、照顾老人等事情,被默认为都是女性的事情。

他们在骨子里是轻视家务的,认为家务是小事,自己是干大事的主,又加上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认为家务这样低级的事只属于女人,而不属于男人。

可是照这个逻辑,连家务活这样的小事都不干也干不好的男人,怎么有能力干大事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不合理的家务分工模式的复制和代际传递。

为什么中国男性不干家务或者少干家务?这个和家庭分工模式的复制有关。

咨询中,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在一个双职工家庭中,如果父亲愿意分担家务,父母之间有进行较为合理的家务分工,家中的男孩长大后自己组建家庭也更愿意承担家务。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会复制原生家庭的分工模式。

反之,在非常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的家庭中长大的男性,尤其是那种像魏大勋家庭式的家务分工模式,女人一个人忙得团团转,男人各种姿势沙发瘫,当他在组建自己的小家时,也会继续复制“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认为男人就是不干家务的,女人就是该为自己服务的。

当然,这个不是必然现象,一定也有男孩从小看到妈妈承担做家务的辛苦,心疼妈妈,自发成为妈妈家务的小助手。长大后,也是家务小能手的情况。

大概率上,父亲多做家务的家庭,儿子也容易多做家务。

反之,父亲当甩手掌柜,酱油瓶倒了都不愿意扶一下,儿子也容易如此。

3、中国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家务教育的缺失。

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男孩的家务教育尤其缺失。

相信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听到父母讲类似的话 “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你除了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要管。”

等到工作,父母的台词又变成“你就好好工作就行,其他的都不要管。”

80、90后的成长环境一般是这样的:

家长普遍重视学业,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但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太会去认真培养,加上应试和升学的压力,孩子整日埋头学习,导致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什么也不会做。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多人等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还不会洗衣、做饭,生活自理能力差。

很多人也许会说,如果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女性和男性家务能力应该是一样不行才对,为什么女性家务能力更强呢?

因为我们忽略了女性大学毕业到结婚生子这一段时间的家务磨练。

不知道女性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从你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你的父母,周围的亲戚,以及你自己都会开始关注自己做家务的能力。

你的母亲可能会说:“你要学习做饭、做家务了,不会这些,以后要结婚养孩子怎么办?”

很多女孩在这个阶段对家务有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尝试着学做饭,尝试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可是,却没有长辈对年轻的男性说这样的话,他们也没有要培养自己家务能力的自觉。

还有很多女性之前是手无缚鸡之力,连蛋炒饭都不会的家务小白,在当母亲之后,纷纷被磨炼成有三头六臂的女汉子,女超人。

正是在这段时期,很多女性的家务能力开始超越男性。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因为重男轻女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影响,女孩干家务往往比男孩干得多,干得好。

4、男女在做家务这件事上共同合谋,将男人做家务的能力削弱。

很多女性表示,只要婆婆在,自家老公就是“废人”一个,连一杯水都要婆婆端到他面前。

其实何止妈妈在,老公成“废人”,很多时候,丈母娘在,或者有一个喜欢大包大揽又对家务要求比较高的老婆在,老公也成“废人”。

家庭关系、家务分工模式往往是男女互动出来的结果。

比如,在很多家庭里,尤其是有新生儿的家庭,男方的妈来,女方的妈也来,再加一个孩儿妈,三个女人都做家务、照顾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家里老公什么事了。

比如,当爸爸想给孩子换尿布时,奶奶或者外婆往往一个健步冲上去,“我来,我来,你一个大男人哪里会做这些事情!”“你上班辛苦,赶紧休息去吧!”

于是,爸爸就呆一边玩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去了。可以说,很多男人不干家务都是家里的女人们惯出来的。

再比如,当男人干家务刚开始做得慢或者做得不太好的时候,女人们会烦躁地说:“一边去,让你干还不如我自己干来得快。”

或者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你这人怎么这么笨啊!”“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净会帮倒忙,让你做还不如自己全干了!”“你怎么这么不靠谱啊!”

当家中的女性抱着“男人干不好家务”的想法,要么不让男人们做家务,剥夺其干活的机会,要么就是否定和批评男人们做家务的表现。

在各种负面心理暗示和否定、批评、打击下,再加上人性都是喜欢偷懒,喜欢依赖,习惯逃避痛苦和困难,男人就什么家务都不做了。

不做,自然就没有训练的机会,然后就更加不会做,做不好。

于是,更加被否定和打击,最后就形成了男性越加不参与家务,女性越加嫌弃男人没用的局面。

女性将男性排挤出做家务、带孩子的队伍,男性顺势逃避家务、育儿的责任,而女性从中获得价值感和优越感,男性从中获得舒适感和解脱感。

从这一点上讲,中国男性干家务不行,是男性和女性共谋出来的结果。

基于以上四点,期待中国男性在家务能力上要获得很大的提升可能还需要至少一代人的努力。

尤其需要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拥有更加平等的思想,在家庭中树立榜样,合理分工,让父亲多多参与家务,在教育男孩方面也要考虑其家务能力的培养。

人都是看到什么学什么

有一则短片,一位老父亲去看望已经结婚生子的女儿。

他看到下班回家的女儿手里拎着菜,一进门瞬间变身为一个身兼妈妈、妻子、女儿、员工多重身份的女超人。

她问孩子作业做了没有,她注意到孩子的衣服弄脏了,她把订好的机票交给父亲,然后接到公司的电话。

接着她一边讲电话,一边点燃煤气灶做饭,还不忘打开电脑看一下工作进度,收拾孩子落在地上的玩具,同时还顺便给坐在沙发上的丈夫倒了一杯咖啡。

女儿继续忙碌着,电话一直没来得及放下。她做饭,给孩子脱下脏衣服,洗衣服,穿梭在洗衣房跟厨房之间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她的丈夫一直悠闲地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玩着电脑。

父亲看到这一切,眼中是满满的心疼,心中是对女儿无限的愧疚,他说:“愧疚你不得不自己一个人完成这些事情,后悔以前你玩过家家的时候没有制止你,我从没有告诉过你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你的丈夫也有份。”

他后悔自己这些年来没做一个好的榜样:“但我没有资格说他,因为我也从来没有帮过你妈妈,你老公肯定也是从他爸爸那里学会这些。人都是看到什么学什么。”

是的,男人们,如果你想自己的儿子女儿拥有更好的两性关系,以后拥有更幸福的婚姻生活,请积极做家务吧,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如果你家里也有一个家务活不行的男人,你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提高家务能力呢?

1、帮助他确立“家务面前,人人平等”的先进价值观。

2、进行更细致的分工,给予明确的指令和要求,让他多做家务。

3、建立小家庭为核心的生活,减少婆婆妈妈们在家务上的大包大揽。

4、学会放手,学会降低要求,控制自己吹毛求疵的态度,多多肯定男人在家务方面的付出和努力,适时的鼓励和感谢他,这会让他做得更好。

最后,祝大家都能收获一枚像袁弘一样会干家务的好老公!

meiya(ID:OneStepUp),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书评人,六年心理咨询经验。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喜欢就给我个好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cJte24BMH2_cNUg6V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