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进度再更新,去掉空速管,可能已经进入原型机测试状态

2020-05-29     枫叶说世界

原标题:歼31进度再更新,去掉空速管,可能已经进入原型机测试状态

俗称歼-31的FC-31“鹘鹰”战机又出现新进度,最近网上出现了“鹘鹰”战机去掉空速管的最新照片。

如果照片属实,这架“鹘鹰”可能配备了航空电子系统,已经进入原型机的新阶段,从航空工业和沈飞的说法来看,先前试飞的“鹘鹰”可能都属于技术验证机,它们主要用来验证飞机总体设计、气动布局,还有隐身性能等技术,大约相当于洛克希德YF-22原型机的状态。

疑似“鹘鹰”战机去掉空速管的新照

新型“鹘鹰”测试机相比之前的测试机去掉了空速管,这显示早期飞行测试科目已经结束,空速管是战机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以测量飞机速度,传统空速管伸出机头外,设计结构虽然简单,成本和价格低,但缺点十分明显,那就是暴露在外的空速管会增加飞机雷达截面积。据说当年F-117A原型机试飞时,远远就被E-3A预警机发现,原因就在于机头加装了空速管。

空速管以金属制成,因此会反射雷达电波,影响雷达性能,尤其是现代战机普遍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空速管会对雷达多波束性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也因此,现代化战机普遍取消了空速管,改用分散式空速测量系统进行速度的测量。

歼-31早期照片(机头有长长的空速管)

不过,由于新战机在早期试飞阶段,大都采用成本可靠的设备,以降低难度和风险,因此许多技术验证机,或是早期原型机仍采用空速管,等飞行科目结束之后,再拿掉空速管,也因此,“鹘鹰”去掉了空速管,可能意味它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试验科目,进入隐形、航空电子与发动机等高强度验证测试中。

歼-31早期照片(机头有长长的空速管)

另一方面,现代战机试飞领域和科目众多,如果用1、2架原型机来试飞,时间较长,所以要用多架原型机来试飞,以加快进度,而原型机愈多,需要的发动机就愈多,例如,歼-20在原型机状态,就生产了6架之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鹘鹰”可能还需要3-5架原型机,而以每架原型机需要2台发动机来计算,就需要15-20台涡扇中推发动机,因此涡扇中推力发动机也可能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歼-31早期照片(机头有长长的空速管)

不过,这架“鹘鹰”原型机似乎没有安装分散式光学孔径系统,机头下方也不见光电瞄准系统吊舱,可是从航空工业展示的模型来看,“鹘鹰”应该会配备这些设备,因此推测,这架“鹘鹰”原型机应该也没有完全达到技术标准,也有一种可能,毕竟是处于试验状态的高技术产品,稳定性还没有得到验证,避免在1架原型机上集中太多设备,以免造成重大损失,这也是现代战机试飞的普遍做法。

本文资料和图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由作者整理发出,如有不严谨之处或侵权行为,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c9-XnIBfGB4SiUw17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