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北地区的冬天室外温度是可以达到零下20~30多℃的。就在前不久东北下了一场大暴雪,这场大暴雪很巧不巧的让新能源汽车的弊端“完美无瑕”的暴露出来,那么新能源汽车还能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吗?为何从万众瞩目到如今的狼狈不堪?
“新能源汽车”在最近这几年市场上得到了大力的捧吹,甚至为了更多人能使用新能源汽车还颁布了一个规定,那就是使用的人可以高额补贴。
在补贴的高度车刺激下很多人都纷纷尝试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毕竟能剩下不少钱所以也得到了比较高的关注。然而最近新能源汽车却频繁暴露自己的弊端,让人们对此大失所望。
现在的大多数新能源车均采用了锂电池,而锂电池与我们手机的电池一样,靠电解液来导电,温度低的话,电解液便会流动慢,产生的电流也就越来越小,最后导致产生的电流不足以支撑车辆的使用,电池内部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放电的时候,内部电解液中的锂离子需要来回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形成电流,实现电池的充电以及放电。但是环境温度,对锂离子的迁移速度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低温的时候速度尤其慢,从而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我们都知道每年东北下雪的时间都比较早,今年同样如此。就在前不久沈阳下了一场大雪这种天气下出门开车必然是很冷,因此很多车主自然就会开启空调来保证车里的温度,然而空调耗电量大新能源汽车又是利用电池的,因此没用多久电池的电量就耗尽了无奈之下车主只能靠着厚棉袄勉强撑过去,不仅如此还得从车上下来推着车走。
因此这场大雪就出现了一个奇观,那就是接二连三的新能源汽车车主都出来推车,还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羡慕可以坐在车里吹空调的人。完美呈现了“冷冷的冰雪在脸上胡乱的拍~~”。而这场大雪的到来揭开了新能源汽车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