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怒批“5G儿童”,网络烂梗可能会毁掉孩子,父母却不以为然

2023-03-14   母婴参考

原标题:央视网怒批“5G儿童”,网络烂梗可能会毁掉孩子,父母却不以为然

央视网怒批“5G儿童”,网络烂梗可能会毁掉孩子,父母却不以为然

“鸡你太美……”

“我Giao~“

“你这个老6!”

不知道何时,家中的小朋友们总是把这些口头禅挂在嘴边,周末放假躺在沙发上,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跟着模仿。

5G冲浪的他们,段子脱口而出,烂梗处处可抛,家里的大人们似乎也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跟上流行,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可最近央视网却点名批评了这一网络乱象,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网络烂梗被点名批评

前段时间,央视网发布了一组漫画,生动地诠释了当下5G儿童满嘴三俗网梗的画面,并且点名批评网络烂梗或正在污染儿童的精神世界。

确实,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娱乐活动兴盛,手机成了不少儿童的玩伴,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开始接触5G时代,相继模仿网络段子、网络烂梗。

其中最容易被小孩子接受网络烂梗的渠道大概就是短视频。

CNNIC公布过一项调查数据,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8.88亿,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青少年用户的数量占比也十分可观。

CNNIC公布过一项调查数据,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8.88亿,而且还有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青少年用户的数量占比也十分可观。

2分钟左右的视频,几秒钟一个烂梗(段子),快节奏的画面转化,让人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一刷就是2小时起步。

成年人尚且如此,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更容易上瘾,再加上小孩子喜欢模仿,三观又尚未发育成形,很容易就被视频里面的内容“洗脑”。

低俗恶臭、毫无营养的烂梗,慢慢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体系,或许最初它只是出现在日常的对话中,家长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

但事实上,烂梗对孩子的危害,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网络烂梗,可能会毁掉你家孩子

1、毁掉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公布过一项调查,两千多名受访者中,七成以上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公布过一项调查,两千多名受访者中,七成以上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

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形容,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似乎困扰着不少年轻人。

就比如说,我当下看到一个美景,但却只能说出一句“真美”、“太美了”,让我去深入地形容它美到了什么地步,用简单地一句话话来概括,却突然哑口无言。

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字失语症”,这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病”。

而它的出现,与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烂梗的滥用脱离不了干系。

因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经常被高效的短视频所吸引,接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是被动吸收的,大家明白了这个知识点,但却没有深入思考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长期保持这种学习方式,容易导致孩子们将来不愿意好好沉淀,没有深度思考、深度阅读的耐心,所以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也会受影响。

再加上网络烂梗的语言体系比较粗暴直白,所以传播力度强,孩子们如果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日后很容易运用到学习中。

(如上图)“栓Q”、“YYDS”、“绝绝子”,当学生用这些来答卷的时候,不少老师应该都会头疼。

之前在教育机构认识的几位语文老师就经常表示,如今的小孩写作文,全篇都是网络用语,甚至有字母缩写的情况,让人看着就血压飙升。

“三四年级正是孩子提升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经常接触网络烂梗,对小孩的成长没有好处,每次看到他们只会用烂梗表达情绪、组成句子的时候,心情都十分复杂。”

这位老师的原话,想必表达出了不少教育者的心声。

2、影响孩子的三观

网络世界,有时候就像“精神鸦片”,它一点点地吞噬着孩子的身体能量、污染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网络世界,有时候就像“精神鸦片”,它一点点地吞噬着孩子的身体能量、污染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例如,一些网络烂梗的背后传递的三观,往往是不正确的,打标签、踩高捧低、诋毁他人的人格等等。

  • 不止是网络烂梗,现在很多网络风气都有些扭曲,好像万事万物皆可娱乐化,明明很严肃的大事,都要用娱乐的表达方式去调侃,好像这样才能让别人接受。
  • 也有不少未成年参与“粉圈大战”,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偶像,去公开人肉、侮辱别人,很多ID在网上说话不堪入目,点进去一看年龄可能只有十几岁。

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年龄,他们很容易跟风,被舆论所操控,做出过激的举动,面对复杂的网络社会,这些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空,陷入万众深渊中。

家长们想想这些,还能认为只是小事吗?

当然,现实一点来说,虽然网络上可能风气不是很好,但身处如今的时代,我们也无法让孩子完全断网。

那作为父母,如何让小孩正确地使用网络,保护他们不受网络歪风邪气的侵扰呢?

父母应该怎么做?

1、多在现实生活陪伴孩子

很多小孩沉迷网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父母的陪伴,导致精神世界过于空虚,所以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安慰。

父母有空的时候可以放下手机,陪着孩子玩玩亲子游戏,一起阅读,或者出门旅行,这样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孩子远离手机。

2、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你们沉迷使用网络用语,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网络烂梗,那幺小孩子就会有样学样。

反之,你们能坚持阅读,能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深度思考问题,那么孩子在你的影响之下,也能更好地学习,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升不少。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会经常说网络烂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