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自私到什么地步? 今天笔者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发展家乡你不行,千里投毒第一名”。
尹家溜达鸡,把沈阳年末安排得明明白白。 那些同情尹老太太被网络暴力的,你们先别急,毕竟你们可能是外地的,并不了解沈阳的情况。我再陈述一遍事实。 这个老太太,在这个非常时期去韩国。回来就回来呗!集中隔离之后回家,按照规定居家隔离呗? 哎,我不,我没事,我溜达!
首先,到处溜达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把疫情控制到滴水不漏,就是为了普通人想聚餐的聚餐,想溜达的溜达,让普通人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拥有享受生活的自由。
沈阳是文化旅游城市,餐饮娱乐是支柱产业,当然还有故宫,没有北京的大,中国在东北之最。每天晚上有几十来万人在“浪”。能够四处溜达,能够到处转场,本来就是防疫成功的体现,是经济复苏的信号。
本来是受害者的确诊患者当作猎奇和围观对象,当然是错误的。可是看了看溜达鸡,溜达的地方和事后的发展,笔者认为围观对象少了:老奶奶,你有发热症状了,去定点医院看看呗?还瞎溜达什么啊?
这些事情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 这个老奶奶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可喷的点很多。 喷她的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她这么惹人厌了,还算她活该吧。 你觉得这很矛盾吗? 令人讨厌的人信息被暴露,该不该支持她的隐私权? 这是不是争论的重点? 不,这不该是。
争论的重点是、首先,要弄清楚一点,我们的敌人是新冠病毒!当然这个尹奶奶这一系列骚操作,目前导致五个小区被封,学校上不了课,靠着圣诞节、元旦赚钱的商场、饭店也都被迫停业。全沈阳7百多万人口受到打击、毁了757.5万人的努力。相反,你们却有心情同情给沈阳带来这么大麻烦的尹溜达鸡。
不管尹家溜达鸡是否受到网暴、信息泄露,我依然会谴责她,她是受害者,绝大多数沈阳人何尝不是她这种不戴口罩四转场行为的受害者?
她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不戴口罩不应该接受谴责吗?我们不关心她私生活,关心的是为什么该戴口罩的地方不戴口罩,严重影响几个区的工作和生活,您知道她这个行为封了几个学校?
如果不是她,沈阳也不至于脑阔疼,人流量巨大,还没法筛查,沈阳就因为这个事封校了,几个院停摆了,很多学校也是。
但凡在该戴口罩的地方戴口罩,后果绝对不会这么严重,病毒是我们的敌人,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合不戴口罩的人一样是我们的谴责的对象。不能说很多人都不戴,我就理直气壮不戴,这个和网络暴力一样可耻,所有人都这么不讲道理,那中国早就像美国一样疫情大爆炸了
一个上学的小姑娘说的挺好的,学校和我们都是后果的承担者,有的事情即便做不到感同身受,不予置评就是对我们这些连夜不眠不休为她善后的无辜者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一直强调戴口罩十分有必要,我们来回顾一下溜达鸡的整个行程
12月13日返回家中;12月14日开始外出,其活动轨迹包括万达广场,火车站等密集场所;12月18日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然后到一家小诊所挂点滴;19日继续外出,到诊所打点滴;20日依旧外出,逛街,22日病情加重,尹老太开始前往沈阳四院,中国医大第一院等正规医院就诊,23日凌晨确诊。
随后,其丈夫,正读高中的外孙女确诊,再然后,沈阳开始出现新增病例,其中病例一是沈阳谱康医院护士,与尹老太是密切接触者,另外几例也都与该医院有关
我们可以看一下疾控中心专家怎么说,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现场工作组副组长潘浩: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个病人在整个经过地铁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戴口罩,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有没有近距离和边上的乘客发生一些接触,如果说近距离接触,但是他戴了口罩,而且口罩也没有拿下来,甚至距离超过了一米,一般情况我们是不判为密接。当然,如果说根据患者的自述,根据我们的调查辅助的手段,结合起来发现他没有全程佩戴口罩,那这个时候周围的人就必须要判为密接。
这就有问题了:听说要求14天集中隔离后要居家隔离,那居家隔离时,社区有没有进行监控,要求每日报告体温? 发烧后去小诊所和小医院去打点滴,如果没记错的话,小诊所现在没资格接发热患者吧!打点滴前有没有询问患者的行程? 尤其是谱康医院,是否严格执行患者就诊期间佩戴口罩?是否每日定时消毒?按照目前谱康医院的感染人数,这两点应该都没做到。
有评论说老太太也是受害者,她也不想染上新冠,没错!她肯定不想染上,但是她知道自己从境外疫区回来为什么没有按规定进行居家隔离?不但不居家隔离还到处溜达,商场,火车站,发热了还去了五个医院,正常人谁发烧了去五个医院?
餐馆,本来因为疫情这一年经济就不好,很多人失业,生意赔钱,本来这半年我们沈阳还算不错,已经180天无新增了,确诊的也都清零了,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挺高兴的,结果!这个老太太跟毒王一样到处溜达,到处散播病毒!!因为一个人,毁了一座城!
说真的,现在新冠也已经整整一年了。 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全国震动,到万民同心逐渐压平曲线,之后就算偶有新病例出现,大家也没有那么恐慌了。 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从政府工作人员到医生和设备都已经完备,就算出了一两例,只要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也不会再次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