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境外打工”
“路费生活费全包”
“轻松月入过万”
“赚高薪,住别墅”
……
这些听起来无比诱人的话语
通通是骗局
近年来
不断有人打着“高薪”幌子
引诱境内人员偷渡“淘金”
但实际上
在踏出国门的那一刻
就变成了
被限制的人身自由
面临毒打电击等惩罚
以及残害肢体、割取器官等等非人折磨
甚至命丧他乡
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每天工作18小时!女友:他以为去当翻译
近日,一网友发文称其博士朋友2022年8月16日被骗至缅甸至今已一年,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同时被严密监控。
8月17日,记者联系到该博士的女友杨女士,杨女士表示男友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据其称,张先生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他之前炒币有亏损,家庭条件一般,妈妈瘫痪了,就在网上看到这个薪资很高。”
进园区后,张先生给女友发信息称,自己的手机不能用了,只能用别的手机沟通。杨女士表示,张先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别人聊天,工作时间很长。杨女士表示,缅甸一方要求其转账12万才可放人,但在转账后发现账户被冻结,无法进行转账,她还得知男友因此被打、关禁闭。
云南一女大学生被12万贩卖到缅北?社区回应:失联多日,已报警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疑似缅北贩卖人口的聊天记录。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网传聊天记录显示,8月3日,一昵称“闵闽”的网友在群聊中发布了一条“昆明出2个人,一个22岁女大学生,一个17岁未成年,能走汇汪担保的老板来!”随后,一名疑似买家的网友联系“闵闽”,对女孩询价。双方在聊天过程中多次提及“猪仔”、“蛇头”、“偷渡”等词。
图源:网传聊天记录截图
“闵闽”称,22岁女大学生名为李某,她的价格为12万元,如果不要未成年的男生,就将他留在国内,只送女大学生出境。“闵闽”最后强调,这两人明天必须送走,如果想要的话,明天拉群并安排“蛇头”接人。
聊天记录显示,8月3日,被贩卖的2个人还在昆明。李某大学在读;另一17岁男生情况不详。2人卖16万,女生单卖12万。
图源:网传聊天记录截图
根据聊天记录中李某的身份证照片,李某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人。16日上午,潮新闻记者联系到李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及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女孩已经失联多日,社区和其家人多次尝试联系未果,“工作人员已经去女孩家查看情况,目前已经报警,等待警方处理。”
派出所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该案件已在核实调查中。
此前,据媒体报道,8月15日,保山公安局民警告诉记者,对此事已知情。“已经有很多人在说了,我们已经在处理中,(但)不清楚有没有,还在调查到底是真是假。”
近日
国内首部讲述网络诈骗内幕的
现实题材电影《孤注一掷》
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广泛关注
图片来源于电影《孤注一掷》
这部电影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并聚焦于当下网络诈骗、网赌陷阱和招聘拐骗等跨国犯罪活动。
不少网友看了表示影片引发了身边人强烈共鸣“被骗的那段和我身边人是一模一样的我都不敢看了实在是太真实了”。
然而
比电影更可怕的是现实
到底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有哪些?
据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介绍,今年我省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主要是以下三类:
一、刷单返利类诈骗,占发案总数的34.42%。
作案手法:第一步:前期引流,通过短信、网站、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等,并将其拉入群聊,或以免费送小家电、免费技能培训等为幌子拉人建群。第二步:小额返利,入群后,让受害人完成刷单、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第三步:实施诈骗,安排“托儿”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二、虚假征信类诈骗,占发案总数的14.95%。
作案手法:第一步:假冒身份,冒充银行、银保监会工作人员或网络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第二步:骗取信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需要注销相关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第三步:实施诈骗,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正规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转到其指定的账户,从而诈骗钱财。
三、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占发案总数的10.7%。
作案手法:第一步:寻找目标,将受害人拉入所谓“投资”群聊,进而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或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第二步:怂恿投资,委托受害人代为管理虚假投资平台账号,按照“导师”指令进行操作,骗子通过修改后台数据,向受害人分享虚假提现截图,引诱受害人开设账户进行投资。第三步:实施诈骗,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害人被踢出群聊并拉黑。
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时我们该怎么做?
该如何辨别电信网络诈骗的各种套路?
这十个反诈公式请记牢
01
你犯事了+安全账户=诈骗
当你突然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构来电说你涉嫌违法,并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时,100%是诈骗!
公检法机关不会设立“安全账户”保证金账户、刷单账户。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
02
网恋交友+介绍投资=诈骗
诈骗分子会利用网络交友,以情感为诱饵慢慢取得你的信任,为你画两个人未来蓝图为借口,诱导你投资赌博,资金一去不复返!
一般通过网络添加好友,聊天熟悉后成为好朋友或者恋爱关系,利用花言巧语蒙蔽受害人的理智,再编造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
03
刷单+小额返利+加大投入=诈骗
做第一单任务时骗子会小额返利,诱导你加大本金刷单,多次刷单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网络刷单是非法行为,不要有“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诈骗分子先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等,拉人建群,让受害人完成刷单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之后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
04
冒充领导或熟人+着急借钱=诈骗
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形式,声称是熟人或者老板,并要求你转账汇款的,一定要进行当面核实,不能轻易转账!
05
快递丢失赔偿+索要验证码=诈骗
检查一下自己的快递信息并向快递公司致电核实,切勿随意透露验证码等信息!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或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被下架,以“理赔退款”为由要求缴费,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并诱导受害人支付费用。
06
赠送游戏“装备”+扫码领取=诈骗
以赠送游戏中的豪华装备为由,要求扫码填写账号和密码等行为一定不要轻信。
诈骗分子用小折扣、小礼物引诱你扫码。一旦扫码,你就像是只将被宰的羔羊。诈骗者会通过各种手段骗取钱财。
07
发购物广告+转账付款=诈骗
陌生人的商品广告信息要警惕,尽量在正规平台购物,以防遭遇诈骗!
先在社交平台或网站发布广告,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待受害人付款后,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08
航班取消+提供退改签+转账=诈骗
收到退改签信息,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可免费办理退改签,无需缴纳费用!
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车因故障等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借口,或以“快递滞留补偿”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要求提供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资金。
09
免征信+低利息+保证金=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信息,打着“无抵押”“免征信”“无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费提额套现”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验资、交税等为由,或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提高征信等为借口,诱骗具有贷款需求或曾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10
陌生链接+下载APP+付费激活=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在网络、短视频等平台发布广告,编造虚假内容诱导受骗者下载APP,APP需要付费激活会员,成为会员后退费为理由诱导充值,充值后以支付异常不断要求转账进行修复,直至骗局穿帮。
诈骗分子假借金融机构、公检法、电商等名义,通过直接发送短信或添加社交应用好友的方式,向受害人发送钓鱼APP的下载链接,要求受害人点击安装。此类APP界面、操作流程与正版APP极其相似,受害人看似在官方界面输入了银行卡号、交易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实则这些信息直接传送给了骗子搭建的后台数据库,骗子则使用这些轻松得来的信息访问官方服务,堂而皇之地转走资金。
正如电影《孤注一掷》中所说
人有两颗心,一颗贪心,一颗不甘心
如若孤注一掷,便悔之晚矣
再次提示
出境不是“捷径”
切勿轻信非法招工或诱惑处境信息
请擦亮双眼
提高警惕~
1
往期回顾
西部文博会、丝路旅博会来啦!观展指南
西安一大学生疑被骗至缅甸 已失联14天
来源:起点新闻、三秦都市报、潮新闻、央视网、法制日报、陕西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责编 | 王 皓
编辑 | 马维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