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上有人提问:“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师,不会巴结领导,课多工资低,职称评不上,该怎么办?”
先来分析一下题目本身:一名教师,教龄二十多年,课时多,但评不上职称工资低。到这里,很值得同情。目前,确实有不少这样在一线苦苦挣扎的老师。但是把责任全怪到不会巴结校领导上,我看,这话也就题主自己能信,别人可不怎么信。
从头到尾,都只见题主在为自己喊冤叫屈,为自己收入低辩驳,为
自己的劳苦但不功高哀怨,然而可怜兮兮的扮惨并不会得到同情,因为评不上职称,要怪的首先是自己!把责任推到校领导头上,无非是弱者的心理,根本不是解决问题该有的态度和做法。
教书二十多年,如果真像自己描述的一样,不会巴结领导,在学校里基本上很难有课带,即使有,也只是一点儿打发性质的副科。要想课上得多,除非这门课老师奇缺,还得授课教师确实有点水平。校领导固然喜欢有人跟在身边奉承,但更需要有人能为他征战!情感上他或许不亲近傲骨铮铮的老师,理智上他却十分器重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毕竟他的政绩依赖于老师的成绩。
不因为巴结而仍然有许多课上的老师,毫无疑问是校领导信得过的人,凭的是真本事。真正有本事的人,从来不怕累,而是怕不给他们施展本领的舞台,只要给他们机会,便谁也压不住他们的锋芒!所谓锥处囊中,必当脱颖而出。他们不追名逐利,但往往会名利双收。
只有那些本身没多少真本事,却一直自视过高的人,才会一方面患得患失,另一方面怨天怨地。这种人成功了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了全是别人的责任。心胸又不豁达,得失心很重,什么好事好处都想占,占不到就怪人,从不想想自己有什么不足和欠缺!
真心想评职称的人,无论多忙多累,也不管校领导怎么压制、不公,总能找到机会把职称拿下。试想,花二十年时间去准备一件事,仍然不能准备好,真的怪不得别人,而怪自己不用心了!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个道理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有过一次晋级副高失败的惨痛经历,痛定思痛,根本原因在于中级任期内这几年,我自己有些松懈,在某些环节上没有认真对待,一直到评审的这一年才开始仓促准备,细节上不到位,才会被评委抓住缺漏,败下阵来。今年若再有机会,我的胜面很大。
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