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夏交替的感冒高发期,昼夜温差大,孩子一不小心就中招。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通常白天不怎么烧,但一到傍晚或晚上,就烧得很猛;有时候白天烧都退了,一到晚上又烧起来,让人焦虑又无奈。
孩子为什么总在夜里发烧?孩子睡着后发烧要不要叫起来吃药?
我们咨询了儿科医生,他们建议:孩子晚上睡着后发烧,不用动不动就叫醒吃药。今天请他们详细说说。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为什么在晚上
更容易发烧?
相比于白天,人体晚上本来体温就更容易升高,这跟我们免疫系统、体温的昼夜节律等原因有关,婴幼儿也是如此。
免疫系统在晚上更活跃,让发烧更容易发生
人体的多种激素分泌都存在昼夜变化。皮质醇是一种由肾上腺产生的激素,能调节血糖水平、新陈代谢和血压,同时有助于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并减少炎症。
白天,皮质醇在血液里分泌增多。它能减缓免疫系统的工作,帮助人体将更多的能量和关注点,放在应对外界环境的种种挑战上。
到了晚上,皮质醇分泌较少,免疫系统开始活跃,体内的免疫细胞很容易检测到体内感染的病毒、细菌等,从而引发感染症状,比如发烧。
皮质醇一般在醒后半小时升到一天中最高, 而后下降到午夜时最低
体温在傍晚或晚上会自然升高,导致发烧在晚上更容易被发现
人体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不停波动的,婴幼儿也是如此。通常清晨和上午体温会低一些,下午和傍晚体温升高,最多可以相差 1 ℃ 左右。
孩子很有可能早晨量的还是 37.0 ℃,傍晚就发现已经 38.0 ℃,看起来像是晚上发烧。
此外,孩子白天会因为各种吃喝玩乐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从而忽略到轻微的不适,表现出精神状态不错。这时候,家长往往不会关注孩子的体温,而忽略孩子的发烧症状。
到了傍晚或者晚上,孩子活跃了一天,进入安静休息状态,注意力开始聚焦身体的不舒服,呈现不适状态,容易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从而显得孩子们都容易傍晚或晚上发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睡着后发烧
要不要叫起来吃药?
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了,很容易焦躁,就想赶紧吃退烧药,让孩子尽快退烧。
对于 < 3 个月的宝宝,只要腋温 ≥ 37.5 °C 或 肛温 ≥ 38°C,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不建议在无医嘱的情况下自行给 < 3 月龄的宝宝用任何退热药。
对于有基础病的孩子,比如慢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一旦发热也建议及时就医。
对于没有基础病,且 > 3 个月的孩子,睡着后发烧,要不要叫醒喂药,最关键的是看孩子的舒适度。
丁香妈妈科普过很多次,吃退烧药并不能改变发烧性疾病的病程,更不能治疗疾病。
它只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和合成,让体温不再升高,让身体里的炎症反应不再外显出来。
我们让孩子吃退烧药,最主要的目的是缓解疾病的症状,让孩子不疼痛,让孩子舒服一些。如果发烧的孩子睡得很安稳,没有表现出不适,那就让孩子好好睡觉。
毕竟睡得正香时被强行叫起来,可能比发烧还让人更难受、不爽,你说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睡着后发烧
比起温度
更要关注孩子的状态
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机体抵御炎症和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它 可以激发免疫系统,帮助缩短感染的病程,对疾病的恢复有益。
我们不鼓励特别积极地退热。比起 单纯的体温高低,家长们更应该关注的是 发烧是否造成了孩子的不舒适,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烧药。
讲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会问:熟睡中的孩子发烧,怎么判断他是否有不适呢?
这里有两种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判断:
跟孩子平时的睡眠状态对比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发烧时,依然睡得很安稳,跟平时的睡眠状态差不多,说明发烧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不适,我们就没必要叫醒孩子吃退烧药。
这时候让孩子好好睡觉和休息,反而更有利于免疫系统打败病原体,恢复健康。
如果宝宝发烧时的睡眠,对比平时的睡眠状态来说, 更频繁自发觉醒,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哼哼唧唧,或者烦躁、哭闹,那么考虑发烧影响了孩子的舒适度,建议唤醒孩子喝退烧药。
观察孩子的面部活动
睡眠中的孩子无法描述自己状态,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来判断他的发烧舒适度。
有一个《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可用于评估 0~5 岁急性发烧儿童的舒适度,简便快速又方便实操,只需对比并评分即可:
- 当睡眠中孩子的面部表情评分小于 6 时,没有必要叫醒孩子吃退烧药;
- 当睡眠中孩子的面部表情评分 6 分或更高时,建议叫醒孩子口服退烧药 。
图片来源:wongbakerfaces
可能还有家长会担心,孩子发烧不叫醒吃药,万一昏睡过去,怎么办?
一般性发烧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如果孩子在睡眠中出现高热,并引发了昏迷,发烧必然不是唯一的症状,通常还会伴随以下 6 种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孩子睡着后发烧,需就医的 6 个信号
1. 看宝宝身上有没有出现皮疹或大理石样花纹
2. 看宝宝是否面色苍白,口唇或者四肢发紫
3.看宝宝呼吸是否急促
< 2 月龄,呼吸超过 60 次/分;
2~12 月龄,呼吸超过 50 次/分;
1~5 岁,呼吸超过 40 次/分;
5 岁以上,呼吸超过 30 次/分。
4. 看宝宝是否心率过快
< 1 岁,心率 > 160 次/min;
1~2 岁,心率 > 150 次/min;
2~5 岁,心率 > 140 次/min。
5. 看宝宝是否有脱水表现
比如眼眶凹陷、皮肤松弛、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等,或用适度压力按压孩子手指处 5 秒后松开,看血液会回到原来位置,皮肤再次变红的时间是否超过 3 秒。
6. 看宝宝是否有抽搐、 颈部强直、整个身体向后弯曲等表现
:有任何拿不准的情况,尤其本身有其他疾病的儿童,建议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 3 个月且没有基础病的孩子,睡着后发烧,如果睡的安稳,没有其他不适表现,真的不用非要叫起来吃退烧药。
如果实在想做点什么,这两种方式可以让发烧的孩子更舒服一些:
缓解夜间发烧的 2 种护理方式
1. 调节室内温度在 22℃ 左右
打开空调,让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这样可以让宝宝不用穿着臃肿的衣服,也不用盖得太厚。注意不要把空调对着宝宝吹。
2. 让宝宝舒适为主,适当增减衣物
如果孩子手脚冰凉或伴随发抖,可适当增加衣物或哪里凉,盖哪里,注意千万别过度捂热;
如果孩子身上有汗,可以在房间没有对流风的情况下,脱掉孩子过多衣物,减少穿盖。
当然,孩子不会按照教科书来生病,家长可能常常无法判断“呼吸急促”“脱水”“舒适度”的具体程度。
如果实在焦虑,或就是觉得孩子不对劲,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及时唤醒孩子吃退烧药,或者直接就医检查,评估病情,指导处理。
参考文献
[1]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
[2]《发烧-症状与病因》,梅奥医疗官网
[3] Mark A Ward, MD. 婴儿及儿童发烧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 UpToDate 临床顾问. (Accessed on 2022-07-07).
[4] 患者教育:儿童发烧(基础篇) UpToDate 临床顾问. (Accessed on Dec 05, 2022).
[5]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烧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3)
[6]《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烧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 年 4 月第 11 卷第 2 期
[7] 龚宗容,舒敏,万朝敏,朱渝,罗双红.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 0 至 5岁急性发烧儿童舒适度评估的效果[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5 年 12 月, 第 10 卷(第6期).
[8]《儿童发烧健康教育 30 问》,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年 4 月第 36 卷第 8 期
[9] 斯蒂文·谢尔弗等,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86
本文专家
王秋华
合作专家
杭州禾芸嘉医院芽儿庄儿科中心
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周莹
审核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
卓正医疗儿科医生
龙政扬
审核专家
厦门大学医学院硕士
策划制作
策划:林乙乙
监制:大力
排版:月饼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