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江合友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
委员。
捣 衣
潺缓溪流泛黛漪,木槌声里看柔荑。
村边浣洗浑闲事,使我倏然忆少时。
杨子怡评:
首三句集中笔墨写捣衣:潺流声、木槌声、浣洗声、闲聊声,声声入耳,恬然一幅乡村浣衣图,山村风情尽出,优美如画。末句收束,又是逆挽,“忆少时”三字使当前所见与少年时所见勾连起来,眼前所见浣衣即当年所见浣衣也。少年趣事又历历然。语朴味醇,允称好诗。
2020-06-15《小楼诗词品鉴》
江 岚 1968年生,河南信阳人。《诗刊》编辑部副主任,《中华辞赋》副总编辑,《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秋日过小汤山窗前即景
林表见秋山,娟娟似翠鬟。
终朝两相对,恍惚已多年。
段维评:
化用太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意,只不过这里的山已明确化身为女性角色,读来饶有兴味。
2019-12-30《小楼诗词品鉴》
蒋昌典 1943年生,湘人。中国三一重工标志设计者。
树木盆景
饮露餐风不负春,伸枝展叶守全真。
早知扭曲供人赏,悔不荆榛做好邻。
杨子怡评:
“咏物诗最难工”,清之钱泳体会最深:“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不即不离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之谓也。乡贤蒋先生《盆景》一诗深得此三昧也。首二句切题咏物,然不“粘皮带骨”者,不“负”能“守”也。“负”“守”二字尽传性情,物耶人耶,莫能辨之。转结二句借此深化,更传奇妙:早知被赏如此,悔不邻榛当初也。“悔”字大妙,诗境大升,物皆着我之颜色矣,树耶我耶,孰能分焉。咏物不离不即,寄怀随形生发,自是咏物上乘之作也。
2020-06-02《小楼诗词品鉴》
晋 风 牛永维,山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
重阳戏一绝
开窗就可看云涛,每到重阳更自豪。
足底千山红袖舞,咱家不必说登高。
段维评:
转结于平常中见奇警。
2019-11-11《小楼周刊品鉴》
写在母亲节
不敢轻言写颂吟,去年握笔到如今。
已将字典全翻遍,无有一词能称心。
归樵评:
诗人对描写对象“母亲”不直接着墨,而是通过描写自己欲“颂吟”而又苦于长时间找不到更“称心”的词汇,以表达、衬托被描写对象“母亲”的伟大。此谓“侧写”,亦叫“暗写”,这种技巧往往有正面描写所不及之功效。
2019-05-30《一诗一得》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