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根本无法沟通?可能是家长用错了办法

2023-11-25     IF枕边育儿

原标题:青春期的孩子根本无法沟通?可能是家长用错了办法

表姐今天又在微信里吐槽被自家儿子牛牛气得吃不下饭,连连感叹:“以前不觉得叫他牛牛有什么不好,自从去年上初中以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跟牛一样倔!”原来,中午她出去逛街时看到一双运动鞋觉得非常适合儿子,就直接买回家了。

没想到,牛牛看到鞋子后直接评价:“我不喜欢这么丑!”开始时,表姐还能保持耐心劝他:“你穿上脚就知道效果了,我觉得很好看啊!”且不说儿子死活不肯穿,还一直从颜色到款式批评了一遍

这可把表姐的火气给“点燃”了,再加上前两天买的一件外套也是被儿子嫌弃,她便忍不住骂到:“你个白眼狼,我好心买衣服、鞋子给你,居然还嫌弃?有本事以后别叫我买!”而牛牛也不甘示弱,一边嘟囔着“你从来不问我的意见,真独裁!

“我以前给他买衣服鞋子,他不也照样穿吗?怎么一到青春期变得又挑剔又敏感了呢”,表姐百思不得其解

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不畅,关系紧张?这几个原因很普遍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万名家有青春期孩子家长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受访的家长中有超过74.9%不懂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沟通相处而感到焦头烂额

原因一:家长教育观念有偏差

《中国家庭调查报告2022》显示,超过60%的家庭依然存在亲子关系不平等现象,即家长保持绝对的权威性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且必须绝对服从

如此一来,原本就非常渴望自我、自由尊重的青春期里,孩子与家长产生矛盾、抗争便在所难免

原因二:家长对孩子不了解

教育部全国超500所初、高中近3000名学生6800多位家长进行关于孩子的喜好、生理状况问卷调查后发现,只有不到30%的家长,对自家孩子比较了解。

而这对于内心更敏感、情绪变化较大青春期里孩子来说,与家长的沟通更为困难,存在的代沟难以想象

也正因为如此,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各种需求喜好增加亲子矛盾、冲突可能性

原因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或许是害怕孩子在青春期过于叛逆,又或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使得不少家长管教过严、干涉过多。如此一来,孩子更易表现出逆反心理与家长爆发争吵、冲突

还有就是过分溺爱,使孩子对家长索求无度,当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让他们对家长提出更多、更高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对家长产生不谅解的心理,而家长则觉得孩子不懂事,最终彼此无法理解,必然矛盾丛生。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首先,不要滔滔不绝说大道理。

美国知名心理学专家劳伦斯·斯坦伯格《与青春和解》中提出:“理解青春期里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管好自己的嘴多看多帮助更有效。”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的:“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滔滔不绝讲大道理,是最没用的教育。”

毕竟,青春期的孩子很难能静下心,将各种大道理听进去。还不如家长的一句赞同,在他需要帮助、解惑及时回应,如此一来反而能让他更加信任家长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学会放手。

育儿专家武志红建议家长:“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就要懂得放手。即把风筝线抓在手中,让风筝自由地飞在空中。”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独立、自由,此时家长还是采取事事干预、提出强制性要求,往往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所以,家长在监管孩子的安全、底线的同时,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自己去经历。此时,家长要从“管家”转变为“顾问”包容、理解孩子犯下的错误引导学会独立思考、自行解决

最后,给予足够的陪伴,多与孩子交流。

《高中生权益调查报告》里,超过74.6%高中生表示与家长沟通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每日平均不足1.5小时,以致于自己遇到许多困惑无法得到解答,也逐渐不懂如何与父母交流

不难看出,其实青春期里的孩子并非排斥与家长沟通、交流,更多的是家长忙于生活、工作没有创造彼此沟通的机会,继而让彼此越来越陌生

所以,家长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与他好好交流。哪怕一开始只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等孩子习惯了与家长交流后,话题便能逐渐深入、丰富起来

枕边育儿寄语:

顶嘴、不交流、叛逆、早恋等,似乎一提起青春期不少家长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些。但换一个角度青春期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成长、变得更强大、成熟,那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历。所以,家长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青春期,用不同的交流方式维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如此一来,“可怕的青春期”不再“可怕”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38f4eeaf31eb3e0d6e0956fc5c77a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