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0后的新锐家长,意识到只要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拥有自信的性格,将来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不知道您是否也认同呢?
贝贝是典型90后的父母,孩子才刚刚4岁多,从孩子出生,贝贝就注重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的孩子,她可不想孩子和自己一样。
虽然有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但自己毕竟是新手妈妈,在培养孩子自信方面也是“摸索前行”。
贝贝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应该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想法。家人也一直在践行,可是在践行的路上难免会出现偏差。
孩子在家人的“足够”尊重下,已经出现了过度自信的情况,贝贝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方法太有限,如果再这样进行下去,对孩子反而是一种伤害。
后来她开始向一些有经验的宝妈开始学习,还不断看书更新自己的育儿理念,逐渐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学习,贝贝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贝贝在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上,还是颇有成效。
孩子平时见到人打招呼落落大方,在学校里还担任班长、学习委员,每年都会获得优秀班干部的奖状,成绩也突飞猛进,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针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相信不少家长都有共鸣,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挺难的。所以,贝贝就把自己的育儿理念,分享了出来,还有一本改变自己教育方式的书籍,也得到了小区很多家长的认可。现在的贝贝,是小区的红人,谁家教育孩子遇到难题了,都会找贝贝咨询。
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培养吗?
有些家长认为自信是遗传的,不需要培养,孩子如果有这方面的基因,自然会呈现,如果孩子没有,家长培养也没用。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还有另外一方家长觉得孩子的自信需要培养,后天的培养远比先天更重要。就像我们身边有多少天才儿童,不都是通过后天培养,后天努力习得的。
有的家长认同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培养,但是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这件事上却存在不小的误区。
家长培养孩子自信心容易出现的误区
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信心是学校的事情,所以给孩子报名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认为只要上就比不上强。其实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但方式却是比较“粗鲁”,还会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
其实,自信是由内而外,一味的把孩子交给学校或是兴趣班,如果能够碰到一个足够了解孩子的老师,还比较幸运。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来引导,用适合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如果碰到的老师水平没有那么高,别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打击就不错了。
还有的家长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一味的夸赞。不管孩子做什么,家长都是太好啦!太棒啦!这样操作下来,孩子被夸了好几年,自信心不仅没能建立,反而变得自大起来,认为自己什么都可以,都很优秀,变得目中无人了。
其实夸,赞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家长用错了语言的艺术。夸孩子夸的不是太笼统就是太浮夸,导致孩子对家长的夸赞毫无兴趣。
轻松培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法则
贝贝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有相关法则的,除了要和学校老师做好配合,还得从自身找原因,掌握跟孩子沟通的话术。
法则一:家园共努力
培养孩子自信心不是一方面的问题,有的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这个时候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还要借助学校老师。
另外在家里,家长多给孩子提供可以锻炼自信的场所和环境。这样家园共同努力,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的才会不费力气。
法则二:尊重有原则
家长都知道培养孩子自信的前提是尊重,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尊重。尊重的没有原则,导致孩子过分的自信,甚至有些自负。
家长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自信心,应有原则的尊重孩子,不骄不纵。
法则三:夸奖有重点
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不要只了解表面,应该抓住夸奖的核心。不要应付式的夸奖,让孩子没有成就可言。
贝贝说,家长夸奖孩子要找到重心,比如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好,家长不要只说孩子表现真棒。家长应该具体到细节方面,家长可以说这节课,妈妈发现你认真听讲,在哪个环节还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妈妈觉得你回答的特别有水平。这种夸奖方式让孩子知道具体在哪,其自信也能有具体表现的地方。
有些家长不会说,不知道怎么夸,贝贝推荐看《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这本书,里面有上百个常见的跟孩子沟通的场景和话术,父母只要背下来,照着说就可以了。
贝贝最初也不会夸赞孩子,明明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认可,但总是脱口而出“你真棒”,孩子听多了,没什么反应了。
贝贝说,这本《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让她学会了总结思考,每次遇到孩子的问题,不那么盲目的回答了,书中的具体方法,更是教育上的好抓手,即使你是笨嘴拙舌的父母,对着念,也能夸到孩子心里去。
这套书还有姊妹篇《非父母的语言》、《父母话术:与孩子非暴力沟通》以及《自驱型成长》,都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宝典书籍。如果你想培养出有自信又优秀的孩子,可以一起都入了,放在床头,随时翻看。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容小觑,方法不对,家长再努力有徒劳?只要方法对了,家长毫不费力,孩子自信心也随之而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