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催越慢?很可能陷入“被动攻击”,家长早些了解吧

2024-01-05     IF枕边育儿

原标题:孩子越催越慢?很可能陷入“被动攻击”,家长早些了解吧

“我数3声,你要是再不起床晚上不许看电视”、“穿鞋有那么难吗整天磨磨蹭蹭,我真是烦死你了”,每天对门的刘姐大声斥责女儿圆圆的声音,哪怕隔着门,也能让上下楼的邻居听得一清二楚

其实大家都想不明白,今年才4岁平日里细声细语的小姑娘,怎么面对爸妈时,宛如进入叛逆期越是催促做事,她就越磨磨蹭蹭

用刘姐的话说,原本她和丈夫还担心女儿做事磨蹭的性子到了幼儿园肯定会被老师批评,毕竟哪怕是穿鞋,孩子也能花几分钟才穿好。有时候,她一边催促、责骂一边为了不耽误时间,只能亲自动手解决

然而,她特意向老师说明情况,希望老师能给女儿多一份耐心时,老师很肯定地说:“圆圆做事不拖沓啊,吃饭班里最快的,穿衣服、鞋子非常利索。”这下子,刘姐彻底懵了:“怎么我叫她做点事,她就拖拖拉拉呢?”

而当老师了解到,她因担心女儿不听话,基本都是用“命令式”的语气交代的情况后,连忙劝说到:“圆圆妈,你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语气啊!一直以命令强势语气,孩子自然会不自觉反抗!”

其实,像圆圆这般只会对父母表现出做事拖拉的行为,美国心理、家庭治疗师安德烈娅·勃兰特早就通过对许多孩子进行调查、研究后,在其撰写的《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一书中指明,这是孩子对父母做出的“被动攻击”

孩子越催越慢?很可能陷入“被动攻击”

心理学角度可知,所谓的“被动攻击”,也叫隐形攻击消极抵抗,即一种用来表达愤怒,但表面上看不出敌意手段。如平日里妈妈让孩子穿鞋、写作业,他并不会明确说“做”或者“不做”,只是一直磨磨蹭蹭,一会儿发呆,一会儿上厕所做别的事情

家长看来,似乎只是一种孩子做事拖拉不好习惯,然而这已经是“被动攻击”范畴。即孩子不愿做某件事情没有使用语言表达,而是用行动进行表达

至于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对家长的消极抵抗呢?安德烈娅·勃兰特指出,当人对于某件事感到无能为力,或是直接冲突带来不好的结果时,就会以被动攻击作为应对的方式。

而如果说成年人喜欢这种应对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或其他问题,主要来自童年经历、成长环境影响

根据《Buss-Perry攻击性量表》1000多名幼儿园、小学在读孩子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可知,长期生活在父母强势控制下、得不到父母和周围人的认可、自卑内向、人际交往不和谐、需要掩盖负面情绪等原因都是导致孩子选择被动攻击应对原因。其中又以父母教育不当为主因。

如何解决或避免孩子以被动攻击处理问题?

既然孩子出现这种无声的反抗,即故意做事拖拉整日出现“磨洋工”的举动主因家庭教育,便提醒了家长们,可以通过改变教育方式,解决避免孩子做出被动攻击。

首先,以身作则。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孩子就是父母一面镜子映射出父母的好与坏。”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管是模仿还是学习第一对象便是长期相处的家长,同时也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自信开朗、积极向上、做事利落高效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好正确示范,这不仅能让孩子拥有良好模仿对象,也能在教导孩子更具说服力。

毕竟,自己无法做到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其次,培养、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

《幼儿情绪自我调节研究调查报告》、《学生学习情绪调查报告》等来自国家教育部专业教育机构调查、研究结果都证明了培养孩子拥有情绪控制能力重要性。它不仅关乎学业成绩,在生活、人际交往,甚至是未来的工作等方面都有极大影响。

培养、提高孩子拥有情绪控制能力,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认识情绪了解悲伤、高兴、不满情绪感受。之后就是让他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既不会一直深陷悲伤不会高兴过头,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冷静、理智的状态。

同时,家长还需要教会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如对家长的安排感到不满直接说出来彼此做好沟通,而不是采取消极态度故意拖延、不做好无声反抗

最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根据安德烈娅·勃兰特观点,当孩子处于自卑、心理压力太大时,对自我价值、期待非常低的,所以他们选择消极对待

因此,家长们在养育孩子时,一定要注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如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孩子拥有自行选择的机会、适当的示弱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不吝于夸奖等。

哪怕孩子只是作业获得了“优”、帮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己整理书包房间等,家长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夸奖,如此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枕边育儿寄语:

哪怕孩子只是表现出做事磨蹭,家长不应只从言语上催促,而是通过现象了解本质认识到孩子做出这些举动真实原因。毕竟,他们采用被动攻击进行无声反抗,往往就是提示家长教育出现了问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051f33b7e87d046db5cf5df00df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