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我们成长的冬装

2020-01-11     皇城根胡同串子

三九天到了,各式各样的冬衣裹上身。这让我想起了从小到大穿过的有特色的棉服,于是把它们串烧一下:

首先是屁帘儿。帘屁儿是什么?估计和我一样五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小时候穿过、见过。屁帘儿是北方小孩儿在开裆裤外面加的一个棉布做的帘子,有两个带子系在腰上,防止露出的屁股受凉。屁帘儿都是妈妈、姥姥、奶奶手工缝制的,有花布的、有一色的。里面絮的棉花均匀且不能太厚,一针一线的行,不一会儿就能做好,现在屁帘儿在小孩儿身上几乎消失匿迹。

长大点出门穿斗篷,小时候穿的斗篷很简单,就是棉袄没有两个袖子,没有扣子,一块整料披在身上连个帽子,两边系上袋子打个结儿。我小时候有一件肉粉色的绸缎面斗篷,穿在身上一直垂到脚面,出门时经常是大人用斗篷把我裹紧抱着我,一点也不觉得冷,还感觉美美的。

上小学后冬天穿棉猴儿。上世纪七十年代,棉衣的种类很少很少,棉猴就是其中的一种。棉猴的帽子和上衣连为一体,轮廓很像一只俏皮的小猴子,是我们小孩子当时常用的过冬棉衣。一般都是深蓝色的,一排黑色的大圆扣子,帽子边缘有一圈棕色的人造毛。棉猴儿一般都长过膝盖,能穿好几年。等个子长高了,棉猴儿短了、瘦了,就给弟弟妹妹们接着穿。越穿里面的棉花越瓷实,保暖性可越来越差。

八十年代上中学,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谁还没有一件军大衣呢?大街上,不分阶层、不分男女都会有一件军绿色的大衣。军大衣一度风靡全国,一开始穿军大衣的人是军人,后来百姓也开始穿。在那个满大街蓝灰的年代,绿色的大衣似乎是一种时尚,不仅时髦而且保暖,也难怪人们都喜爱这身衣服了。那时上高中的我有一件女式军大衣,翻毛领,双排扣,掐腰穿上显瘦,当时还不好买是托人从军工厂买的,男式军大衣相对就肥大一些。我们班好多同学当时住在军队大院里,几乎每人都有一件军大衣。那时我们还管它叫”军大氅”,身穿军大氅,斜跨绿书包,是那时顶级的时髦打扮。记得高中的一次春节联欢会前排练舞蹈。放学后,大家把桌椅都推到旁边,把大衣、书包都摞到一起,留出空地开始跳舞,一直跳到出汗了才结束。大家开始抓起大衣穿在身上,一位稍胖的女生穿上军大衣说:你们看跳完我都瘦了,大衣穿上都逛荡了。还没等她美够一分钟,旁边的一位男生说话了:喂!姐妹儿,你穿错了,那时我的。顿时大家哈哈大笑,那位女生也笑弯了腰。

那时候,一款时髦的薄薄的腈纶棉服悄然流行起来。颜色也艳丽多了,蓝的、红的、粉的、绿的,还有花色拼接的。当时我嫂子有一件绿色和奶白色拼接的腈纶棉帽衫,中间拉链,有两个斜插兜。嫂子穿它还照过艺术照,我也跟嫂子借来穿上跟同学去看电影,感觉特好看。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伊里兰”品牌家喻户晓。它是我国最早的羽绒服品牌成为了全国羽绒服行业的翘楚。最初的羽绒服样式以及颜色都相当的简单,有的填充的羽绒大多是带梗且颜色杂的羽毛。蓬松度、充绒量、保暖性等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对于人们的需求它迅速风靡起来。从此,冬天人们甩掉了沉甸甸的棉大衣,告别了冬天的灰暗色,羽绒服成为了人人必备的防寒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羽绒服在冬装范围里仍然占领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现如今,冬天不再是灰暗的,冬装在寒冷的日子里百花齐放绽放着温暖的色彩。对冬装的回忆也感到了生活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感到了什么是幸福感。冬装使人温暖,美好富足的生活让人心满意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q16lm8BxtCz63RLe4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