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价FBA费率将取代轻小商品计划
亚马逊美国站发布公告称8月29日起低价FBA费率将取代轻小商品计划,新的费率使每个卖家都能更轻松地利用低价商品的较低费用,同时提供客户喜爱的相同、快速的FBA配送速度,以下是公告内容:
多年来,亚马逊物流(FBA)小件和轻件计划为卖家提供了一种选择,将低价、小件和轻件产品注册到该计划中,以获得较低的FBA费率,因为该计划提供的运输速度较慢标准亚马逊物流。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些较低的费用如何帮助卖家为客户提供更多低价选择,以及客户对我们在速度方面的持续改进有多么重视。因此,我们决定终止美国FBA轻小商品计划,并降低所有低价产品的标准FBA费率。
从2023年8月29日开始,美国亚马逊物流将对所有价格低于10美元的商品实行较低的亚马逊物流费率。新的费率使每个卖家都能更轻松地利用低价商品的较低费用,同时提供客户喜爱的相同、快速的FBA配送速度。任何符合条件的商品都将自动享受低价,并且无需缴纳2023年10月15日至2024年1月14日期间适用的2023年假日高峰配送费用。
根据这一变化,我们将于8月29日起关闭美国的轻小商品计划,届时新的低价亚马逊物流费率将生效。在此之前,加入轻小商品计划的商品将继续适用轻小商品费率。该计划的新产品注册将于7月17日后结束。
低价产品的新FBA费率将比这些产品当前的FBA费率平均每件低0.77美元。如果您的产品已注册轻小商品计划并且价格低于10美元,则此更改意味着您将比轻小商品计划多支付每件商品约0.30美元,但您的商品现在将以更快的亚马逊物流配送速度发货。如果您的产品未注册轻小商品计划且价格低于10美元,则此更改将意味着您每件商品的费用将减少约0.77美元,同时继续享受您一直以来获得的快速FBA配送速度。对于价格高于10美元的商品,他们将自动应用标准FBA费率和运输速度。
我们了解计划和费用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您的业务。为了帮助为这一变化做好准备,您将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准备,直到针对低价产品的新的较低亚马逊物流费率生效以及轻小商品计划结束。我们建议您检查您的产品、库存状态并查看亚马逊物流费率以评估任何变化。
要查看最新的亚马逊物流费率,请访问低价亚马逊物流费用。
有关当前亚马逊物流费率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亚马逊物流配送费用。
如果您有疑问,还可以联系销售合作伙伴支持。
感谢您使用亚马逊物流,我们将努力继续改进该计划以及它如何帮助推动您的业务增长。
上下滑动查看
政策要点总结
2
亚马逊反制Temu,卖家遭殃
据卖家分析,这项调整对于产品价格在10至12刀的卖家影响最大。如果不降到10刀以下,FBA配送费将上涨$0.62以上,涨幅甚至达到$1.31。特别是大号标准尺寸较低重量段。 这些卖家将面临“通过涨价来平衡成本”或“降价缩减利润空间以享受低费率”的两难境地。
随着这一政策出台,可以预见到的是,亚马逊上很多低价商品会为了省配送费,而"被迫"降价到10美金以下,直接$9.9厮杀,比如之前参加轻小的大量$11.99的链接。
让低价商品卷得更激烈,很难不去怀疑,亚马逊这一操作是为了应对Temu的低价。毕竟提到超低价商品(低于10刀),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最近风头大盛的Temu,Temu的BS榜上,销量前排的商品,就没有超过10刀的。
图源:TEMU截图
网上有主要做轻小的卖家算了一笔账,如果取消轻小商品优惠计划,自己一个月下来大约要损失20万RMB的毛利。
新政对不同尺寸产品的影响,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上有卖家作出了以下分析:
来源:知无不言社区 0755Vic
更为恐怖的是,之前卡在10至12刀价格段的产品,因新政调整后,部分卖家可能会选择降价到10刀以下,那9至9.99刀这个价格段的产品,将增加很多链接,竞争急剧加大,新政实施前原本在9至9.99刀的产品降到8-8.99,8-8.99降到7-7.99......一路卷到底。这一轮内卷之战,又要以多少卖家退场为终点?
尽管早前亚马逊发布公告表示Temu不符合其定价政策的执行标准,并将其从价格算法中移除。间接表明亚马逊并不会卷入与TEMU的低价竞争。
结合亚马逊正在测试的另一项页面改版,日前有卖家发现,搜索部分产品的关键词时,在图片左下角新增了一个按钮,点击后即会出现一个新的的搜索框“More Like This”(更多相似产品)。在这个搜索框里,系统会推荐其他款式相近的产品,类似我们熟悉的某宝的“猜你喜欢”。对于同质化严重的低价产品,想不降价也要被迫降价了。
图源:亚马逊截图
但TEMU这一年来的发展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这次的FBA费率调整,也算是亚马逊间接加入了“低价战局”的应对手段。只能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如果跟进这一场价格战,畸形的低价政策将不断挤压卖家的生存空间,在病态的低价内卷中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前行,又或者利润空间被蚕食殆尽、淘汰出局。 如果不跟进降价,面对上涨的FBA费率,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模产品,又如何继续生存?
降价还是涨价?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