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凯迪拉克CT5让大家对凯迪拉克的定位看的有些懵逼,CT5到底是取代ATS-L打BBA的“34C”(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还是向上去挑战“56E”(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这里先卖个关子,聊聊今天的车模:凯迪拉克ATS-L。
凯迪的ATS-L堪称中国车市中的“神车”,价格优惠幅度大到惊人,最低18万的终端价格能买到百公里加速6.2秒的动力响应。之前ATS-L定位是主打“34C”的,当时设计之初就比照宝马3系做的。
而CT5一出凯迪拉克将其定位于“34C”级别,会让不明就里的误认为CT5会取代ATS-L。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问题是凯迪拉克历史造成的。
之前,美系和日系的产品系并不像欧洲品牌那么简单粗暴的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凯迪拉克也是,每个车系都会根据特色命名,推出全新车型就会放弃之前的车系名称。这样的好处会给消费者新鲜感,但劣势是消费者很难对保留下来且换代车型有认同感。
随着欧系品牌得到全球认同后,凯迪拉克的这种命名方式劣势逐渐放大,再加上小排量发动机的大范围推行、凯迪拉克品牌自身认知度降低、产品力下降、产品系不全、新的“钻石切割”设计理念过于激进等问题,像当年美系粉热衷的产品STS、CTS、SRX等车型并未受到广泛认可。
之后又赶上了2009年通用汽车破产重组,手里的牌只有小众的CTS、SRX和凯雷德,不得已凯迪拉克拿与君越、君威共享欧宝Epsilon平台E2XX架构打造了当时的“旗舰”XTS,通过国内市场的销量上升通道让凯迪拉克重新复苏。随后引进以Alpha平台A1XX架构打造的ATS和ATS-L,以及后续用Chi平台C2XX架构打造的XT5、XT4,最终让凯迪拉克站上了国内二线豪华品牌老大的位置。
2014年,在原效力英菲尼迪的凯迪拉克新任品牌总裁约翰·德·尼琛(他也是推动英菲尼迪重新简化命名Q和QX系列的人物)的带领下,凯迪拉克正式启动了“简化计划”,将车系名称重新梳理,轿车以“CT+数字”、SUV以“XT+数字”命名。
所以,现在全新的车系变成:
轿车:CT4(原ATS)、CT5(原CTS)、CT6
SUV:XT4、XT5(原SRX)、XT6、凯雷德
接着还是聊车模,这款红色1:64 ATS-L是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官方出的,一套共12款车型,涵盖ATS-L、ATS-V、XTS、CTS、CTS-V、CTS Coupe、SRX、凯雷德等主流车型,价格在1600元左右。
从模型的整体表现看,这个价格入手相当不值,工艺水平也就在均价50元上下。当然,收型就另当别论了。至于淘宝炒出了单车两三百甚至四五百元的“天价”,纯粹是在收买家的“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