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之子谈陈姓

2019-07-26     陈姓文化

陈姓是中国大姓,在历史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涌现出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为帝为王、出将入相、达官显宦、鸿学硕儒难于枚举。他们功纪社稷,德泽世间,是民族的精英、时代的骄子,为国家、为民族作了出不可磨灭贡献。

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虞舜倡导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平天下均以道德为本,开创了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陈姓是虞舜后裔,陈姓族人秉承舜帝的以德为本、以孝为先,历代先贤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如汉朝道德模范陈寔公,修明圣德,平心率物,明辨是非,断事公正,“陈寔遗盗”、“德星奎聚”的典故至今流传,因此,在封建社会里,因其事迹感人而图像百城;唐宋时期江洲义门陈氏家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最为团结和谐大家族,成为世间最具典范的家族。




陈姓族人勇于开拓,在历史上建立的国家有周朝初陈胡公建立陈国,共历26世,延续588年;战国时陈完奔齐后建立齐国,成国战国七雄之一;秦末陈胜建立的张楚国;南北朝陈霸先建立的陈朝;还有元末陈友谅建立的汉国、宋代在安南国建立陈朝等。此外,与陈姓同宗异姓建国称帝有汉时的王莽、三国时孙权建立的吴国等。单就陈姓,在历史上为帝、为王、为侯者103人。

在历史长河中,陈姓族人涌现出一大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良臣名将。如西汉王朝开国功臣陈平;三国陈泰;唐代陈叔达、陈希烈;北宋“能吏之首”陈恕,宦官斗争的陈禾,抗金宰相陈康伯;明王朝开国名将陈懋;清代“几近完人”的名相陈廷敬等。



陈姓先人敢于抗争,敢于担当。秦末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慷慨激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被压迫的人们。西汉抵御匈奴贡献巨大的大将陈汤,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成为强国名言。唐初,开漳圣王陈元光家族5代人治理漳州,实现了朝廷“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的夙愿。还有纳图归宋的陈洪进,明御倭将领陈璘,清将领陈化成、抗英将领陈连升、抗日将领陈湜,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陈得才,天地会首领陈开等等,他们尽显超人的气魄和胆略,战功赫赫,威震四方。




在1000多年的科举时代,陈姓共有25名状元。如北宋阆中太子少师陈省华,生3子,长子陈尧叟、次子陈尧咨均高中状元,次子陈尧佐也中进士,世称“三尧”,父子4人皆进士,故称一门4进士;陈省华的孙女婿傅尧俞也是状元,又称一门3状元,成为科举佳话。在宋代,陈氏人文尤盛。如福建莆田陈俊卿、陈文龙家族有“一门两宰相,九代八太师”之荣;永安贡川有“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登科”之誉。

诸子百家中,陈姓人物中流砥柱,尽显风流。如三国创立九品中正制的陈群;汉末文学家陈琳;西晋史学家、成就《三国志》的陈寿;一代文宗陈子昂;文学家陈鸿、陈陶;宋代理学名家配享孔庙陈淳,永嘉学派创始人陈傅良,著名学者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南宋思想家陈亮;琉球册封使陈侃;明外交家、撰《西域番国志》的陈诚;明清思想家陈确,醉眼丹青陈洪绶;清水利家陈潢,开启台湾教育先河的陈永华,文学家陈维崧、陈亮,医学家陈修园,维新派陈宝箴,清改良派代表陈虬等等。

陈姓女性不让须眉。列女妫息、汉武帝皇后陈娇、中国第一位女皇帝陈硕贞、女诗人陈金凤、巾帼英雄陈碧娘、著《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等人都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3000多年来,中华大地养育了无数名人,他们德才孚众望,青史著丰碑;无论是汉唐名士、魏晋显要、宋元名流、明清精英,都是国之股肱,族之栋梁;名震寰宇,德著春秋。

作者简介:陈昊苏,四川乐至人,陈毅元帅长子,1942年生,历任军事科学院战史部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全国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第十届常务委员,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8NbBzmwBJleJMoPMmF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