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人民币破七与贬值之内的话题,正在各处如火如荼上演激烈的"争辩"。就事实而言,在现阶段之内人民币贬值的幅度并不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产生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
从汇率数字的维度来看,人民币先前汇率基本在6.9左右浮动,而目前人民币汇率在7.04左右徘徊,单从数字层面上来理解,两个数字之间所有的差异,基本上十分接近。那么,为什么微小的降幅,造成的影响会让人激烈争辩呢?其实很好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人民币在人们心中的"关口"被破了,也就是人民币汇率上所谓的"破七"。
而关于财富缩水、货币贬值一事,我认为只要所有的财富并不多,就不必过于考虑财富保值等问题。因为人民币小幅度的降幅,造成的缩水力度并不大,心中没必要存有过多的考虑与纠结。如反将资金投入具风险的保值选项中,到时在保值产品中所缩水的财富幅度,比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损失更大,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在目前这种状况下,人民币持续贬值是趋势、是避不开的,我认为可以适用以下几种操作。
既然,认为贬值在所难免,那手上的财富一定要进行合理的配置,不能一味的将钱放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同时,将钱灵活运用起来,让钱实现保值"功能",这样才能应付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黄金方面,虽然不可能大量购入,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购入少量的黄金,是可以避开人民币贬值,所带来的财富缩水问题。而黄金的升值性虽比不上其他"强势货币",但就自带超强的保值性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物件"能够与它相媲美。因此,考虑到财富保值性问题,在财富配置方面,适当的持有一些黄金,算得上是较好的选择。
价值性较高的货币有很多种,如欧元或是美元。而在兑换货币方面,虽有"外汇管制"所限制,但每年几万元的兑换额度还是有的。以1比7的汇率来算,兑换个几万元的欧元、美元,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避免财富缩水足够了。
现阶段,市面上有很多理财选项,如无风险的银行存款,风险较低的货币基金。总之风险越高,本金亏损的可能性越高,但其给出的利率也就越高。所以,在理财方面可根据自己的适应程度,来控制财富的去向。而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单从现阶段的货币贬值入手,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是可以应对贬值的。
但是有一个前提,即避免过多的财富集中在一个地方,要留些随时可用的资金,用于在现实生活中,应对可能随时来临的"危机"。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大的事,你可以想着怎么使财富升值、保值,但前提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