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管”千般琐事
合法合理“解”万家烦忧
早上8时,距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东安区人民法院管大姐工作室的管仁英已经早早到岗,整齐干练的短发、亲切平和的笑容、坚毅笃定的眼神,她的工作状态正如她外形气质一般,做事雷厉风行,只见她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打开电脑查看日志表格,开始准备一上午的调解纠纷案,其中,包括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等5起纠纷。
在当事人到达现场前,她总是习惯性的认真梳理案情,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归纳一下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找准适用的法律条文,提高调解质效。记者跟着管仁英一起来到调解室,感受她工作时的忙碌和坚持,体会她内心的责任和担当。缜密的心思、细腻的语言、认真的态度,她耐心细致地为双方当事人调解纠纷。和双方当事人交谈中,管仁英特别注重方式方法,她会和当事人之间用眼神交流,当事人诉说事实时,她也会点头示意,让对方继续说下去。
“当事人的诉求表达顺畅了,争议焦点清晰了,化解矛盾的针对性更强了,调解效果也就更好了。”30分钟下来,管仁英逐渐找到切口,让对方敞开心扉,最终合理化解问题,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案件圆满办结。
“很多时候调解完了,双方当事人不愿意走,就想和我们说说话,聊聊天,唠点家常。”管仁英认为,老百姓进法院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难,他们对法律的了解有限,每次调解结束,管仁英都会自觉留下来,听一听双方当事人的感受,也因此被大家称为热心的“管大姐”。
第一起调解案件顺利审理完毕,待当事人、相关人员离开后,她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被一阵阵敲门声打断了。原来,另一起案件的当事人早已带着材料来到法院了,“你先接待一下当事人,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然后带着他们来到调解室。”管仁英一边和同事说着,一边快速地拿出案件相关资料,进入下一起调解纠纷案。
东安区人民法院管大姐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审结民商事案件1000余件,其中调解结案600余件,撤诉200余件,调撤率达85%以上。管仁英从事工作30年,她一直都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曾多次荣获“基层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林区法院优秀法官”“全区法院调解能手”“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管仁英告诉记者,在她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难啃的骨头”,她曾遇到过老百姓躺地上撒泼耍赖、市民情绪激动拿刀威胁、当事人在法院门口破口大骂等行为,她曾想过打退堂鼓,但经过一宿的彻夜难眠和深思熟虑,她再次鼓起勇气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自身专业能力。“调解是个耐心活,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管人英不禁笑着说,多试几次就不难了。
分析案件的案情、和当事人电话沟通、撰写裁判文书,当她再次抬头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加班到八九点钟是常事,有时候即便下班回家,头脑也像个陀螺似的不停旋转,一直琢磨白天的案子。”繁忙的工作中,她几乎没休息过,每一分每一秒都体现了她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也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工作日,才使得市民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更加深刻。
记者 | 李静平
编辑 | 苗馨文
校对 | 刘江涛
审核 | 李昊
大家都在看
本报主办首届校长公益沙龙:校媒共建 为育人添翼
牡丹江上巨大的五角星谁做的?
今年“省考” 牡丹江市计划招录574人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和标注原则(原文出处,图片、视频来源)。对于部分文章找不到出处的,我们会列为“网络”,希望看到原文的作者或作者的朋友及时通知我们以作更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请在载有关文章时务必尊重该文章的著作权,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