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第一句话很重要,子女未来的格局往往藏在里面

2022-05-13   母婴参考

原标题: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第一句话很重要,子女未来的格局往往藏在里面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第一句话很重要,子女未来的格局往往藏在里面

在成为父母的道路上,有一件事注定是一道坎,难倒了不少菜鸟爸妈。

那就是遇上孩子发脾气,你该如何解决,既留下了体面,又能真正让孩子从中成长起来。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不过,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父母要先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莫名发脾气,特别是在他成长的几个年龄段内,情绪问题会格外明显。

你清楚孩子的“脾气”从何而来吗?

孩子的表达(沟通)能力有限

“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的发育超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这是著名的心理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过的一句话,很多小孩其实发脾气,并非是出于本心,更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因为她们不懂得正确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她们不像成人,已经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社交逻辑体系,在孩子的世界中,我这会不高兴、受委屈,我会直接控诉,而不是跟成人一样好好沟通。

孩子自我意识萌芽

前段时间,有个叫《爸爸当家》的育儿综艺节目开播,里面有个片段挺有意思:

跳水冠军吴敏霞的女儿西西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她善于表达,所以在菜鸟老爸带娃的前半段,父女俩似乎相处得挺愉快。

可等西西要学习老师布置的“叠裤子”任务时,她却有些退缩,不停地用各种小举动来反抗,不愿意好好地完成。

令爸爸在一旁有些无奈,后面在录播室被主持人问起,现在知不知道女儿为啥不开心时,他疑惑摇头。

主持人李艾提到,大部分小孩一岁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就算不会说话,也会通过哭来表达。所以她们虽然会听爸妈的话,也会顺嘴先说“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2~5岁的孩子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她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开始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和秩序。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2~5岁的孩子处于道德发展的“自我中心阶段”,她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开始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和秩序。

如果父母这时强制性要求孩子听话,她们就会觉得 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很容易就会耍脾气。

孩子在求“关注”

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小孩到了某一阶段,有了羞耻心,所以她们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又不好意思,可能就会寻求一些特殊的办法,例如故意哭闹、不吃饭、搞破坏之类的。

当孩子出现这些“叛逆”举动时,父母也要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冷落了孩子,没有及时回应他们的想法,才会让孩子如此。

当孩子发脾气,父母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当他们出现情绪时,你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后续发展。

提到这,想到之前看武志红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观点。

他说,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能量体,你的任何一个动力,如需求、情绪这些,就宛如章鱼伸出的能量触角,这本身就灰色的、中性的。

  • 如果它被其它能量体接住,两者之间建立关系,就会出现“白色能量”(可以理解为正面能量,包含爱、热情、创造力之类的);
  • 反之,则会变成“黑色能量”(白的对立面,有点像恨、攻击与毁灭之类的负面能量)。

如果任由黑色能量发展下去,往往就会对外界造成攻击,伤人又伤己。

其实,读到这里后,下去思考了许久,发现这个理论放在教育孩子时,也挺有意义。

孩子的愤怒、不满,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股股“黑色能量”,如果放任不管,或者管教的方式存在问题,致使他们的情绪没有良性排解渠道,最终聚集在一起,就会充满攻击性。

可如果父母用爱的力量,来抵抗这些“黑色能量”,去浊留清,那么黑色能量或许就能转化成“白色能量”,孩子的情绪问题得到缓解,就不愁接下来的问题。

而当孩子发脾气的当下,正是“黑色力量”最强盛的时期,面对负面情绪爆棚的孩子,你的第一句话就显得格外重要,里面藏着他们未来的格局。

而当孩子发脾气的当下,正是“黑色力量”最强盛的时期,面对负面情绪爆棚的孩子,你的第一句话就显得格外重要,里面藏着他们未来的格局。

正确的解决办法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冷处理”

这一步其实也就是你跟孩子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特别关键。

“妈妈(爸爸)就在这里,你可以先把脾气发完,我们再来好好谈谈。”

这句话里面包含了两层信息:一是安抚孩子,我是在对你表达善意的关心,并没有离开你,可以安心;

一层则是,给你一个好好冷静、缓冲的时间,让你有个心理准备,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好好谈谈。

这种做法的好处有:给孩子安全感,告诉他父母始终是你们的依靠,不要害怕;还有就是很多人的情绪容易上头,在上头阶段听不进去任何东西,让孩子冷静一下比一味地说教来得更有效。

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也提到过: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让他们把情绪抒发出来,释放心理的压力,以免最终将压力发泄到不可控的地方去。

第二步:“询问原因,表达关心”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一下,刚刚是为什么生气吗?如果不想说也没关系,等你想好再说……”

询问式的问法,给足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样往往能让他们放下戒备,更放松地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三步:“跟孩子一起找解决办法”

“或许这件事情,之后我们可以换种沟通方式,可能比发脾气更有效,你觉得呢?”

给孩子提供解决办法,但是又没有直接批评到他们这次就是错的,保护小朋友的自尊心。

错误的办法往往有两个:

一是只顾着讲道路,不停地输出,给孩子一种“我这样不对,你要听我说”的感觉,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导致孩子以后变本加厉;

一是严厉地斥责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却不去弄清楚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或许小朋友刚开始会认错,但以后可能会触底反弹,变得叛逆。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发脾气时,你们如何应对?